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互联网已逐渐步入社交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国使用SNS的用户人数已超过6亿,然而近几年来,SNS覆盖人数虽然有所增长,其用户粘性却持续下降。用户是SNS的使用主体,用户积极、持续的使用是SNS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因此,在SNS普及的今天,如何维持现有用户积极地使用、确保现有用户不会流失,已经成为SNS运营商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学者主要根据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的研究范式,从个体效用(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等)和个体认知(如期望确认程度、满意度等)对SNS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和持续使用行为进行解释。然而,SNS与传统的信息技术有所不同,SNS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SNS的使用使得用户不再是单独的个体,用户可以通过SNS互动,形成复杂的社会网络,从而对其他用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从用户所处社会网络环境并受到他人的影响出发,探究用户的持续使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考虑到SNS的社交属性,基于社会影响理论,以SNS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和建模仿真,分别从个体层面的静态影响路径和群体层面的动态影响过程两方面,系统地探讨了SNS用户持续使用问题。首先,本研究界定了SNS的概念,归纳了SNS的特征和使用主体,阐述了SNS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持续使用行为的联系,并从社会影响的动态过程和社会影响的静态维度两个方面探讨了社会影响理论。更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影响静态维度与SNS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社会影响动态过程与SNS用户群体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机理,为深入研究社会影响对SNS持续使用的影响机理和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社会影响静态维度出发,实证研究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分析了社会影响各维度,即主观规范、社会认同和同伴效应对SNS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机理,通过问卷调查获得429份有效问卷数据,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主观规范、社会认同和同伴效应对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后,分析了主观规范、社会认同、同伴效应对社交助力和社交过载的影响机理,以及社交助力和社交过载对SNS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机理,构建了社交助力和社交过载在社会影响维度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获得数据,采取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偏最小二乘方法,运用Smart PLS3.0软件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助力和社交过载均对SNS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在社会影响维度与SNS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之间扮演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还分析了用户自身的观点采择差异对社会影响维度与SNS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机理,构建了观点采择在社会影响维度与SNS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模型。基于286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检验交互项的显著性,以及计算调节效应模型与主效应模型的方差解释比例两种方法,对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将观点采择分为两组,分别检验了用户在高观点采择能力和低观点采择能力情况下,主观规范、社会认同和同伴效应对其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观点采择在社会影响维度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最后,从社会影响的动态过程出发,研究SNS用户群体持续使用行为。将SNS用户受到社会影响的过程类比为病毒的传染过程,运用病毒动力学模型作为技术手段进行类比建模,构建了SNS用户群体持续使用行为的社会影响过程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性质。再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加以讨论,得出当注册用户量的增长比例越大,注册用户与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的平均接触比例越大,以及注册用户感知社交指数越大时,持续使用用户数量也越大;而用户在短期内转化成为持续使用用户所花费时间的长短只会影响持续使用用户数量达到均衡的时间,不会影响持续使用用户达到均衡的数量。本研究主要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剖析了社会影响维度对SNS用户个体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揭示了在相同或类似社交环境下的用户为什么会表现出对SNS持续使用意愿的个体差异。同时,剖析了SNS用户群体持续使用行为的社会影响动态过程,揭示了SNS用户群体持续使用行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丰富了社会影响理论以及现有SNS持续使用领域的研究,可以帮助SNS运营商有效地吸引与保留用户资源,为SNS运营商提供经验依据和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