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应对“新冠肺炎”事件的危机信息传播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的非典事件给国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近些年来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威胁着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而伴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去中心化的裂变式传播方式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参与,特别是信息传播行为,已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为例,以质性访谈和网络观察的研究方法获取研究资料,在危机传播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以斯蒂文·芬克的危机阶段分析理论出发回顾了此次危机事件的整个过程,并聚焦于危机事件中的受众个体,细致考察看人们是如何应对一场具有高度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在危机传播的各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状态,展开了怎样的危机信息传播活动,以及试图透过个体的危机信息传播行为来分析个体在事件中的危机应对。研究发现,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个体危机应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冠疫情危机,个体首先通过社交媒体的使用与信息的获取建立起对疫情危机的认知,并基于人际关系和社交媒体特性展开了丰富的危机信息传播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体实现了传受角色的转化。并且,在与家庭成员的危机对话中,个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面对家庭成员的危机沟通主体。与此同时,本研究以危机阶段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危机演进中个体心理的阶段性变化模式。研究发现,在危机演进中,个体也呈现出阶段性的心理特征,并且个体的心理状况与实际的信息传播行为或者说信息决策有着紧密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在疫情的萌芽和爆发阶段,在强烈的危机感下,用户通过积极地信息传播来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感染风险危害到身体健康;而在危机的蔓延和恢复阶段,用户则是通过主动的信息回避,减少信息的获取与传播,以应对心理层面的危机。
其他文献
<正> 古籍文献浩如烟海,要迅速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必须熟悉、掌握并善于利用各种文献检索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检索工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长期以来是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今社会,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重视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科学
介绍了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的Kink效应及其对宽带匹配的影响,并根据负反馈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HBT复合管结构。通过对该结构进行小信号分析和计算机软件仿真,该复
在我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然而围绕素质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争论。本文就如何看待“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目的用表面肌电描记术(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评价低力量负荷下,频率、重量和运动角度3个负荷因素对重复性伸腕运动中前臂肌肉应激状态和疲劳的影响。方法16名男性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
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原理和方法透析旅游活动中经济现象与规律的学科。目前旅游经济学教材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构建的体系框架。传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由于表述经济社会特征
非正式照护服务是发达国家解决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问题的主要方式。美国政府为满足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并控制照护成本,在全国推广依赖于非正式照护服务体系的"居家扶助服务"模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目前在推荐系统中应用最成功和广泛的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分类和度量指标。同时,分析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
礼是先秦儒家依据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这一基本特征,将自然规律(天道)和社会法则(人道)归于合理规范化的价值标准和理论框架。为使人明礼,先秦儒家将抽象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