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在药物运输,控制药物释放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W/O型乳液固化法是药物微胶囊化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具有方法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是利用该法制备水溶性小分子药物微胶囊存在载药量及包封率较低的明显缺点。本文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水溶性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壁材,以本实验室自制的水溶性全新药物1-吡啶-4-(3-胺基)嘧啶哌嗪和水溶性的肠道消炎常用药物5-氨基水杨酸为芯材,采用W/O型乳液固化法分别制备了两种微胶囊药物,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得到了这两种载药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所得微胶囊药物进行了SEM、TEM、粒径等表征以及对这两种载药微胶囊在体外不同环境下的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所得的两种载药微胶囊的最佳条件均为:芯壁比:1:10,转速:1000rpm,水油比:1:20,固化剂(戊二醛):2倍,乳化剂量:2%,且在制备过程中,要求乳化之后调节pH值到9.0后,再加入戊二醛固化。且在最佳制备条件下,所得微胶囊药物的表面形貌为完整球形且边界清晰。其中壳聚糖/1-吡啶-4-(3-胺基)嘧啶哌嗪微胶囊的粒径为4.54±0.07μm、载药量达7.14±0.17%、包封率达78.54±1.96%;壳聚糖/5-氨基水杨酸载药微胶囊的粒径为1.12±0.24μm、载药量达6.91±0.04%、包封率达73.77±1.58%。微胶囊的载药量及包封率都有显著提高,基本达到临床应用对微胶囊的载药量及包封率的要求。这两种载药微胶囊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前期释放速度较快,随后放缓,最后趋于稳定。其中壳聚糖/1-吡啶-4-(3-胺基)嘧啶哌嗪微胶囊中1-吡啶-4-(3-胺基)嘧啶哌嗪在12小时后释放量可达48.4%,在708小时后最大释放量为89.7%;而壳聚糖/5-氨基水杨酸载药微胶囊中5-氨基水杨酸在12小时后释放量稍低,为35.7%,随后放缓,即使在708小时后最大释放量仍只有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