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靶向治疗可增强T细胞免疫应答作用,并且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已证明有效。但是,CD19~+B细胞及其亚群PD-L1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特别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扮演何种角色,目前尚没有详细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D19~+B细胞及其亚群表面PD-L1的表达情况,以及探索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进展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的活化和B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1、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测定SLE患者组和健康对照(HC)组外周血中CD19~+B细胞及其各亚群的表达以及这些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和两组外周血中Tfh细胞的表达情况。详细记录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实验室参数、临床参数和疾病活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2、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别分选出CD19~+PD-L1~+B细胞和CD19~+PD-L1~—B细胞加入刺激剂进行培养,并于不同时间梯度收集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两类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免疫球蛋白-G和抗双链DNA的分泌情况,比较分析。结果:在SLE患者外周血中,观察到CD19~+B细胞和部分亚群(SM、DN、PC)、CD19~+PD-L1~+B细胞出现高表达,并且,统计后发现高表达的CD19~+PD-L1~+B细胞与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活动指数显着相关。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SLE患者组和健康受试组外周血中CD19~+PD-L1~+B细胞分泌抗dsDNA和免疫球蛋白-G的量存在明显差异。此外,进一步统计发现SLE患者外周血中CD19~+PD-L1~+B细胞的表达频率与Tfh细胞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SLE患者外周血中异常表达的CD19~+PD-L1~+B细胞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病机制。2、CD19~+PD-L1~+这类细胞可能是一群异常活化的B细胞群,在激活SLE患者致病性T细胞和B细胞反应中通过产生相关抗体参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