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复方苓藿饮对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具有辅助性治疗作用,由黄苓(Baicalin)、野菊花(Wild chrysanthemum flower)、以及淫羊藿(Epimedium)等中草药按照一定比例共同煎制而成,复方黄酮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根据农业部兽药管理规定,所申报兽药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能确保质量安全可控,微生物检测应符合规定。为此对芩藿饮做了如下研究:试验Ⅰ 芩藿饮三种不同配方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为比较中药复方芩藿饮不同配方组成对DVH的疗效,除30羽雏鸭作为空白对照组隔离饲养外,将其余298羽6日龄非免雏鸭腿部肌肉注射DHAV0.2mL/羽,并随机分为病毒对照组(58羽)、化药对照组(60羽)、复方1组(黄酮配方,60羽)、复方2组(60羽)以及复方3组(60羽)。攻毒后立即给药治疗:化药对照组雏鸭每天每羽饮服1.25 mg利巴韦林,复方1组雏鸭每天每羽饮服3 mg总黄酮、复方2组和3组雏鸭每天每羽饮服0.2mL水煎液,空白对照组饮水中添加等量助溶剂溶液,连用5 d。攻毒后的4h、8 h和54h,每组随机抓取雏鸭5羽,采集抗凝血浆和肝组织,并处理。观察和记录各组雏鸭存活情况,比较芩藿饮不同配方对DVH的治疗效果,并测定疗效最佳组样品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氧化损伤评估。结果显示,利巴韦林、复方1和复方2、复方3均提高了被感染雏鸭的存活率,其中复方1疗效最佳,复方3次之。复方1组和化药对照组血浆和肝组织中上述氧化损伤评价指标回归到正常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且血浆中氧化损伤评价指标出现差异的时间晚于肝组织。表明芩藿饮3个复方组合都具有较好的抗DVH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试验Ⅱ 芩藿饮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与TLC鉴别方法的建立为了保证芩藿饮的用药量科学可控,对芩藿饮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具体包含其有效成分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芩苷、野菊花黄酮和淫羊藿苷、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含量、芦丁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淫羊藿苷和黄芩苷含量。结果显示BE中糖含量为164.490~165.537mg/mL,总黄酮含量在14.966~15.215 mg/mL之间,黄芩苷浓度在46.566~47.507 mg/mL范围内,淫羊藿苷浓度在1.055~1.104 mg/mL之间。其中,芦丁法、苯酚硫酸法、HPLC的检测方法均进行了系统性验证,该方法科学严谨。本试验建立了简便、条带清晰并且适用范围较强的黄芩苷、淫羊藿苷、野菊花黄酮的TLC鉴别方法,且三种鉴别方法重复性良好,三种成分均得以良好的显色。试验Ⅲ 芩藿饮的稳定性研究本试验通过考察芩藿饮的性状、再分散性、相对密度、PH值、总黄酮含量、淫羊藿苷和黄芩苷含量,以及黄芩苷、野菊花黄酮和淫羊藿黄酮等的薄层鉴定等项目来确定有效成分的稳定性。药物稳定性试验包含有影响因素(光照及温湿度)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在光照强度为4500lx±500lx时进行0d、6d、10d和14d的光加速试验,在37℃±2℃、相对湿度为60%±5%的条件下进行1月、2月、3月和6月的温湿加速试验,常温常湿条件下进行1月、2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和24月的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光加速和温湿加速试验中,芩藿饮中总黄酮和黄芩苷含量均有所降低,淫羊藿苷含量未出现降低,表明总黄酮和黄芩苷出现轻微分解情况,应避光保存,且避免温湿度过高。长期稳定性试验中芩藿饮各有效成分含量整体保持稳定。三个试验中,各批次BE的性状、再分散性、相对密度、PH等均符合相关要求。试验IV芩藿饮中微生物限度检測方法的建立及检测为了保障动物用药的安全性,确保兽药质量可靠,本试验参照2010年版的《中国兽药典》,创建芩藿饮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为阳性菌。试验通过对比培养基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依据对菌液回收率的原则,检测芩藿饮中的微生物限度。结果显示,芩藿饮中无微生物检出。因为药物的剂型以及浓度的限制,薄膜过滤法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培养基稀释法适用于大部分微生物,检测结果符合《中国兽药典》中微生物限度检测判断的要求。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没有完全消除,表明BE可能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在此检测条件下,芩藿饮中并无大肠杆菌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