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与荀子分别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或出发点,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学说,其理论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性善论与性恶论并不像一些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是纯粹的经验命题,因而不能在两个命题之间选边站,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因为性善论与性恶论彼此都既可以找到正面事实支撑,亦可易如反掌地找到所谓反例。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去把握孟荀人性论命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忠于原著文本,注重概念辨析与具体观念的梳理论证,运用逻辑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阐明性善论方法论与性恶论方法论的特点,论述了两个命题在属性上的差异,在思想上的区别与共同之处,在方法论上相反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通过以上论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孟荀人性论作为方法论的根本目的,是作为一个前提性的假设,通过人性假设,孟子和荀子都建立起合理的一套理论系统,以及丰富的思想观念,这是孟荀人性论方法论颠扑不破的理论意义;其二,通过借助康德的命题分类理论,阐述了孟荀人性论命题的性质类属——是具有社会历史内容的哲学命题,具有与经验命题、逻辑命题所不同的价值。这里也是对以维也纳学派为主的,西方逻辑经验主义者曾公开否定哲学命题及其意义的观点做一个回应;其三,孟荀人性论方法论一方面丰富了中国哲学方法论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当前社会部分领域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性视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