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一般状况、成功老龄化、健康素养、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明确成功老龄化、健康素养、社会支持三者的相关关系;探讨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影响;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相关研究和护理干预提供基础资料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延吉市社区、公园等老年人口流动大的场所中抽取自愿参加调查的老年人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成功老龄化量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所有问卷整理、编码后录入,采用SPSS21.0与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检验水准 α=0.05。结果:本研究经计算玛叶指数为24.0,结果表明样本人群的年龄分布较好。30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70.20±5.87)岁:其中女性158人(52.7%),朝鲜族为100人(33.3%),文化程度上小学及以下为119人(39.7%),3000元以下占11.7%(35人);居住状况中独居占19.7%(59人),大约半数(57.7%)的研究对象认为他们的健康状况是“好”;超过三分之二(78.7%)的研究对象认为他们是成功老龄化。研究对象成功老龄化平均得分为53.70±10.21,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关系、月收入、医保、慢性病、健康状况自评及成功老龄化自评方面老年人的成功老龄化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60~70岁、汉族、受教育程度高、脑力劳动者、有配偶、与直系亲属同居、家庭关系和谐、月收入3000元以上、有医疗保险、家庭和睦、无慢性病、子女在国内、健康自评为“好”、自评符合成功老龄化的研究对象健康素养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研究对象的健康素养及各维度、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和成功老龄化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192~0.9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线性回归显示,在控制了一般人口学特征之后,健康素养对研究对象的成功老龄化水平的解释力增加7.3%(F=22.094,p<0.001),社会支持对研究对象的成功老龄化水平新增了 2.7%的解释率,所有变量共解释了总变异的67.8%(F=23.876,p<0.001)。三个模型解释率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正向预测成功老龄化;健康素养子维度中信息获取能力可以独立正向预测成功老龄化;社会支持中支持利用度可以正向预测成功老龄化;最终拟合指标中CMIN/DF<5,NFI、RFI、IFI、CFI、均大于评价标准0.90,PNFI、PCFI均大于评价标准0.50,RMSEA小于评价标准0.1,充分表明拟合结果较好。结论:(1)社区老年人的成功老龄化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月收入、医保、慢性病、子女状况、健康自评、成功老龄化自评上存在差异。(2)社区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在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月收入、医保、慢性病、子女状况等方面有显著差异。(3)社区老年人有社会支持在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月收入、医保、慢性病、等方面有显著差异。(4)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社会支持状况越好的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状况越好。社区老年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收入、自评成功老龄化、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对其成功老龄化有显著影响。(5)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可以正向预测其成功老龄化,健康素养子维度中经济支持意愿可以独立正向预测社区老年人的成功老龄化,社会支持中支持利用度可以正向预测成功龄化,健康素养是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影响的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