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细菌耐药性现象的日益凸显,由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群体感应系统的关键调控蛋白开发的抑制剂,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物膜形成,从而削弱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抗菌治疗的研究热点。群体感应是细菌利用信号分子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通信系统,它可以帮助细菌监测种群的繁殖密度,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生理状态。近年来,已有部分天然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和合成的类似物被证明能在动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细菌耐药性现象的日益凸显,由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群体感应系统的关键调控蛋白开发的抑制剂,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物膜形成,从而削弱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抗菌治疗的研究热点。群体感应是细菌利用信号分子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通信系统,它可以帮助细菌监测种群的繁殖密度,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生理状态。近年来,已有部分天然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和合成的类似物被证明能在动物和植物模型中减弱细菌疾病,有望用于下一代抗菌药物的开发。霍乱弧菌是引起人类腹泻疾病霍乱的病原体,其致病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镇空间正在快速扩展。长期以来的粗放外延式城镇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包括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耕地减少、粮食安全和空心村等。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背景下,对城镇空间增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城镇扩展需求、生态功能及耕地保护相结合,合理优化城镇、农业和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科学预测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背景单核巨噬细胞是一类可塑性强的免疫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基于单核巨噬细胞在炎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的募集与分布特性,大量以巨噬细胞为转运细胞或载体的药物递送系统应用而生,被称为巨噬细胞靶向递送系统(MTDSs)。该类系统在靶向效率、突破生理屏障、疾病适用性等多个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发现,巨噬细胞靶向递送系统在具有广泛疾
有机超分子光催化材料具有更高的结构可控性,因此可以通过能带结构的调控和光谱吸收范围的拓宽来提高光催化活性。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围绕苝酰亚胺基(PDIs)和酞菁类有机超分子聚合物(PcOPs)两种有机超分子展开研究,通过金属掺杂、光电协同催化、构建异质结以及π-π堆积和分子间氢键自组装等方式,实现能带结构的调控和光谱吸收效率的增加,促进电荷分离,提高光催化活性。苝酰亚胺(PDIs)可以通过π-π堆积和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是由聚合物和无机纳米粒子复合而成的材料体系。纳米复合材料通常具有各组分性能的协同效果。然而大部分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相容性较差,仅通过简单物理复合难以实现纳米粒子的均匀分散。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有机组分制备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粒子是提高组分间相亲性的有效策略。将有机组分通过传统化学手段接枝在纳米粒子表面可以制备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粒子,但面临着明显问题:一方面,此方法要求有机组分
烯烃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果能将烯烃作为原料开发高效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将实现廉价工业原料价值的大幅提高。众多合成手性分子的方法中,烯烃的不对称氢官能团化反应是具有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的方法之一。然而,多取代烯烃的不对称氢官能团化面临副反应多、反应性低、区域及立体选择性控制难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围绕内烯烃(二取代、三取代)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催化转化这一问题开展研究,采用配位辅助策略,利用底
开心果是世界四大树坚果之一,在我国年产量仅次于板栗和核桃,位居第三。开心果果仁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受收获前、中、后期不良天气、运输、加工和储藏环境的影响,极易发霉变质。霉菌的新陈代谢活动会产生包含真菌毒素在内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畜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黄曲霉毒素是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强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一类,包括十多种衍生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分布最广泛,且致癌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人类的物质需求日渐增长,同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催化剂在此方面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能,不仅可以加速生产而且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其中,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以其用量少、催化活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催化反应中。然而,每种催化剂总是存在催化性能的上限,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通过第二种非活性相金属的掺杂,对活性位点进行修饰和调控(构建活性界面、形成金属合金等)
含有过渡金属、镧系和锕系金属氟化物的熔盐是贵金属电解精炼、干法后处理、熔盐堆运行时所依赖的主要介质。由于这一系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含氧杂质,所以氟化物在熔盐中会逐步形成氟氧化物甚至氧化物沉淀,从而严重阻碍上述过程的进行。为了确定和调控氧对氟化物熔盐体系的影响,针对金属氟化物和氟氧化物的结构开展研究,并确定氟化物向氟氧化物乃至氧化物转变的机理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在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