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华夏文明灿若星河,中华文化传承不息。郑州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这一华夏文明起源关键区域,在中华文明形成初期这一关键时期发现的高规格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多时期的景观复原研究不仅能直观展示遗址区的景观演化过程,解读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也能促进对遗址区域整体风貌的认知和保护。双槐树遗址埋藏在地下,地表难见痕迹,田野考古、环境考古的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夏文明灿若星河,中华文化传承不息。郑州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这一华夏文明起源关键区域,在中华文明形成初期这一关键时期发现的高规格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多时期的景观复原研究不仅能直观展示遗址区的景观演化过程,解读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也能促进对遗址区域整体风貌的认知和保护。双槐树遗址埋藏在地下,地表难见痕迹,田野考古、环境考古的多源考古信息能反映出双槐树遗址不同层次的景观信息。本研究融合了环境考古、田野考古的资料信息,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支撑下,构建了遗址现状和8000 a BP(裴李岗文化时期)、5000 a BP(仰韶文化时期)、3000 a BP(殷商文化时期)四个时期的地形模型。基于文献资料、发掘数据和野外考察数据虚拟复原了遗址早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揭示了遗址的演化过程,并对双槐树遗址区人地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Corona、Landsat卫星影像提取了1960-2020年遗址段黄河河道信息,分析了近60年来双槐树遗址与黄河之间的距离变化。结合区域孢粉分析成果和遗址地貌、地质田野调查信息,推测出遗址所在台地北缘在仰韶时候向北延伸的最大范围不超过500米。(2)利用无人机航飞成果和卫星影像,构建了不同尺度下遗址区的现状三维景观。基于三维建模手段,结合环境考古、田野考古成果,复原了双槐树遗址从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殷商文化时期的自然景观。遗址区景观演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植被在不同时期的改变:(1)基于现代地表模型重建的8000a BP-5000 a BP-3000 a BP三个时期的地形模型,反映出遗址区整体“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一直存在。地表变化主要为局地的垫高、填平和下挖,以仰韶时期局部地形的变化较为明显,表现为人工开挖的三重环壕以及夯土填积的房基地表。(2)遗址早期的植被变化反映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被适应。约在8000 a BP前后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在5000 a BP前后转为落叶阔叶林和水生植物,在3000 a BP左右再转为落叶阔叶林。区域植被景观演化反映了全新世大暖期从开始的干凉至鼎盛期的暖湿再至尾端的干凉气候变化过程。(3)基于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利用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中想象复原了遗址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景观。仰韶时期,先民在此定居,并有意识的按照遗址区的地形特征进行了一系列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包括围绕遗址中心开挖了三重环壕,在局部地势较高的地方营造中心居住区以及构筑祭坛,墓葬区的布局等。聚落景观的三维重建直观反映了该高等级聚落的功能布局。(4)利用遗址周边区域的同期聚落分布数据,分析了双槐树遗址与周边遗址的联系,揭示出双槐树遗址处在同时期郑州聚集区与洛阳聚集区的过渡位置和核心地位。以气候指标以及放射性14C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遗址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和人口变化情况,发现在8000 a BP前气候的下降区间与人口显著下降区间有较好的对应,但在5000 a BP、3000 a BP时期气候的波动对人口数量的变化影响较小。该区域气候变化指标和人口变化模拟关系分析表明,气候在早期对人类发展影响较大,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会导致早期人类能逐渐适应气候的波动。综上所述,本研究融合环境考古成果、田野考古资料,结合空间技术,能够为双槐树遗址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视野和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遥感在资源环境监测、矿产资源勘探、土地调查、气象预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每天接收卫星数据量的增加,遥感数据逐渐向大数据、海量化的趋势发展,这为遥感数据的筛选工作带来了挑战。目前国内外的主流遥感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了基于空间查询引擎的方式,用户根据目标区域、传感器类型、成像时间范围以及最高云量阈值等进行数据检索。对于小区域的数据优选,采用系统检索和人工挑选结合的方
欧亚大陆气候环境脆弱,易受高温灾害侵袭。高温热浪是远超出气候常态的持续性高温天气事件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全球最活跃的要素之一,未来高温热浪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将进一步增加,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将持续增加,高温热浪的监测预警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方面。卫星遥感数据可以从大尺度角度分析高温和高温热浪的时空格局,提供空间连续且分辨率更高的结果。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站点数据和模式模拟数据,采用机器
陆地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是全球生态系统碳交换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准确估算生态系统GPP对评价生态系统碳动态和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农田作为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和木制品等基本的社会服务。因此,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评价与预测是农业管理、作物产量预测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关键。近年来,基于遥感观测的模型已被广泛用于模拟陆地生
作为世界上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涝灾害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时准确的获取洪水淹没范围,并分析洪水的时空分布信息以及演进趋势,可为防灾减灾业务部门开展洪涝灾害的应急响应和抗灾救灾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技术支持。针对已有研究中缺少系统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对SAR影像进行洪水淹没提取以及提取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以Sentinel-1 SAR影像为数据源,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SAR数据的洪水
陆表水体指液态水在陆地区域形成的标志性聚集体,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河流、养殖区和季节性水体等。陆表水体的形成、膨胀、收缩和消失是影响人类生活、区域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鉴于此,陆表水体的快速获取与精细制图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评估、水资源调查与水利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遥感技术对陆表水体进行监测已经成为常态,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的遥感影像为陆表水体的精细提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近年来
城市绿地被普遍认为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功能保障。准确识别和提取城市绿地、分析城市绿地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珠三角城市群作为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部位,该地区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了解其城市化进程需要对该区域的城市绿地等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城
农业大棚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减少不利气候条件等外部环境影响的优势,可以显著延长生长季节和提高作物产量,准确及时地获取农业大棚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农业科学管理和规划至关重要。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多个规模庞大的农业大棚聚集区,其中寿光市更是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尝试使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农业大棚,然而由于地物目标类型多样,背景环境复杂,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需要
交通运输行业是四大高碳行业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研究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以提出合理的减排措施尤为重要。文章通过IPCC“自上而下”的排放系数法测算2015—2019年省域、经济区以及全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发现,四大经济区域碳排放量较全国呈现“东部和西部高、中部和东北低”的分布特征。通过LMDI分解法得到能源结构、能源强度、行业占比、人口规模和产出规模对四大经济区域
背景: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和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增长。探索甲状腺癌预后相关基因对于预估甲状腺癌患者的病情转归以及药物作用靶点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是现阶段癌症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开放获取数据库之一。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面对我国人口日益增长、土地资源供给逐年减少的局面,发展精细化农业的要求更为急迫,精准地掌握农作物空间分布信息是精细化农业应用的基础。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获取成本低、重访周期短等特点,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作物分布信息的快速调查与精准制图,因此在精准农业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遥感数据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的局限性,遥感影像分类的精度受到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