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性研究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是构成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导致血管内皮依赖性异常、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壁及平滑肌增生,甚至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斑块破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以以血浆标志物来评价。冠心病基本病机为心脉瘀阻,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血瘀证是CHD最常见的证型之一。血管内皮功能的失调可能是CHD血瘀证的一个特征。 目的:分析CHD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情况,探讨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CHD血瘀证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筛选59例CHD血瘀证、50例CHD非血瘀证患者及46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放免法测定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gⅡ),发色底物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PAⅠ)、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ELISA法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 结果: 1.CHD血瘀证组AgⅡ值高于CHD非血瘀证组、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CHD血瘀证组ET值、NO值、NO/E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CHD非血瘀证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CHD血瘀证患者血浆ATⅢ浓度明显低于CHD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GMP-140含量、PAⅠ活性明显高于CHD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0.01),tPA的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CHD非血瘀证组无差异。 3.CHD血瘀证组患者血浆sICAM-1测值高于健康对照、CHD非血瘀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CHD血瘀证组患者sVCAM-1测值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1.冠心病血癖证存在舒缩功能紊乱,表现为血管持续痉孪状态。 2.冠心病血癖证存在凝血、杭凝血及纤溶系统等功能紊乱,表现为血栓前高凝状态。 3.冠心病血癣证存在粘附分子异常增高,可能表现为慢性炎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