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女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第四名,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这两次成绩是中国女篮近几年在国际大赛上取得较好的两次成绩。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近几年中国女篮进攻战术的变化,探索中国女篮在两届奥运会中的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找出我国女篮进攻战术运用能力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我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和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篮的进攻战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我的研究结果能够丰富我国的篮球理论,为中国女篮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快攻: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快攻战术的运用次数比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快攻战术的运用次数比第30届奥运会多,其中通过抢断发动快攻次数第29届奥运会明显多于第30届奥运会,可见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篮防守的压迫性和攻击性较强。两届奥运会在快攻推进的方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束方式多以近投为主,中投为辅,并没有使用远投。2.破人盯人战术:第29届和30届奥运会中国女篮阵地进攻人盯人防守时,运用战术的次数没有明显差异,在进攻中都占了很大的比例。两届奥运会运用战术的成功率也很相近,都偏低。两届奥运会由于人员结构、教练员的不同,战术安排有很大差异。3.破区域联防战术: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篮进攻联防次数明显多于第29届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中国女篮进攻区域联防的成功率很低,内外线结合得不好,转移球偏慢,往往失去很好的得分机会,多数以远投来结束进攻,命中率偏低。4.进攻基础配合:第29届和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基础配合的运用中,掩护配合运用的次数最多。由于两届奥运会的教练员和队员的不同,在战术的安排中,第29届奥运会以无球队员之间的掩护为主,占了很高的比例。而第30届奥运会中,无球队员之间的掩护比例明显减少,无球队员为持球队员的掩护次数大幅增加,可见在第30届奥运会的战术安排中传切配合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5.机动进攻:第29届和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在机动进攻方面,第29届奥运会无论是机动进攻次数,机动得分还是机动进攻成功率都比第30届奥运会强。可见第29届奥运会中国队队员比第30届奥运会队员个人能力强,在个人进攻时机和空间的选择上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