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转化——形象与绘画中的形象化处理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概述并讨论在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形像在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的转变和艺术家们所做的如何才能更接近我们所认识的对象的努力。从塞尚开始,人们开始更主动的认识事物的存在的更永恒不变的真实,艺术家们根据个人视角所做的努力给自然描绘以新的意味,这是一个将显示转变为纯粹的绘画语言的重要转折点。当工业社会到来之后,机械的图像复制技术取代了绘画的描摹技术的发展,视觉形态开始变得更加丰富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绘画也开始重新探索形式问题。绘画创作不再是围绕主体物的视觉再现,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视觉与物体之间的联系,而是更加注重被描绘的画面所代表的意义,画家更加注重描绘的画面本身所代表的意义。文章讨论了当代图像信息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指出,图像化的视觉方式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要形式问题,人们找寻在艺术作品中,“创作”的真正意义。再现的行为从再现形象的符号化,象征性和指代含义等方面来寻找行为价值。再现同时意味着使其在场,如何接近事物的过程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再现事物的技术性。通过分析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创作过程,再现了画家创作时的矛盾心理和应对的方法。他们讨厌照片的世俗的“形象化”,认为这不可能做到将不同层次的感觉放置到作品中去,但也并非是改变俗套的图像就可以轻易的构成绘画行为。面对存在于画布上的相等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一些画家尝试着将绘画之前产生的俗套的“形象化”摒弃,营造出绘画行为后产生的形象,因为形象的纯粹存在是对一种“形象化”的重新创造。通过随机而纠结的斗争后,形象在视觉面前呈现。这或许才是绘画的真正意义所在。而影像也不应该是传统概念的将自然的属性还原的一种审美过程,而应该发挥出一种新的力量,做为一个摄影者,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被拍摄的自然物体和自然物体的“转变”。“转变=艺术家对自然的再创造过程”。而一些“模仿者”试图寻找、分析、思考一些经典的作品,对光、影、形进行模仿,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人们应该从大视觉艺术的角度寻找创作手段之间的相互启迪的道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该放下的是“手段”的束缚。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