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消费后的剩余资金可以选择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和住房等实物资产。一直以来,储蓄存款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金融资产形式,其他资产形式所占的比例较小。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持续高速增长,部分资金积累在银行未能通过贷款形成投资而造成了浪费。而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一边是资金闲置的浪费,一边是企业直接融资困难。股票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具有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大的特点。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大多数居民仍然未能将股票作为其持有资产。股票市场从2005年6月开始一段时期的上涨之后,居民参与到股市的热情大涨,新开户数大增,成交额持续增大,居民投资股票的意愿上升,多年来首选的存款意愿出现下降,储蓄存款出现了增幅减缓甚至负增长的现象,可以看出,股票市场的繁荣影响到了我国居民的投资行为。在2007年11月以后,股票市场一路下滑,居民投资股票的意愿下降,储蓄存款逐渐增长,居民储蓄意愿回升,居民的资金又再一次地投向了银行储蓄。由此可知,股票市场的走势及波动影响着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居民)的储蓄行为:当股市上涨时,居民更多地投资股票,甚至将储蓄存款从银行取出,投入到股票市场;当股市下跌、低迷时,居民将资金从股市取出并回到银行储蓄。股票与储蓄存款的这种变换就是居民在资产选择时进行的资产替代。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研究当股票市场波动时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进行分析及建立模型,以及对“牛市”和“熊市”下股市收益率对储蓄存款的影响研究得出:对于我国居民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存款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储蓄存款仍然被居民认为是最安全的首选金融资产。在股市大幅上涨时期,吸引部分居民将存款转化为股票投资,使得存款增加额减少,对银行存款起到了一定的分流,而在股市低迷、大幅下跌时期,居民不会选择股票,甚至将原先投资的股票卖出,将资金存入银行,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长。居民只有在股市较长时期大幅上涨时,才会由于前期收益率的显著增加而选择股票作为持有资产,一旦股票市场收益下降,市场低迷,居民迅速将资金选择更保险的方式:储蓄存款。股市的涨落只是让居民的资金在股市与储蓄之间来回变动,股市也只是被居民当作一个投机的场所,并未将其作为长期的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