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型经济结构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现代城市的经济增长、城市基本功能的实现及其影响力、控制力的产生都需要借助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对“控制能力”进行生产的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国际大都市产业竞争的核心,同时其空间分布也愈趋向于向大都市区集聚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心的上海,近几年其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了突破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上海服务业产值规模持续扩张的重要支柱,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其在城市内部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动态,运用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了以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总结了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区位的相关研究进展及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相关理论,同时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特性的基础上,归纳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而指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在都市区内空间分布的区位模式。这一部分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简要分析了近几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机理,并将其与国际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则重点分析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空间分布格局: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是以中心城区为其空间分布的主体,但同时,其在中心城区内部还存在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的差异。此外,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也存在着向中心区外围扩散发展的趋势。总的来看,依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的差异,其在上海市域范围内的布局呈现出:中心核心区→中心外围区域→郊区县三个空间等级层面,由此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相应的“核心—次级核心—外围区域”多层次的空间布局体系;同时,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以集聚为首要空间表现形式的,并在城市范围内形成了多个发展水平不同,服务功能相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近几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均衡化发展的动态变化,其空间分布范围较之前是有所扩大的,且各类服务企业已散布于更广的郊区县区域范围。第三部分主要对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作了简要分析,归纳得出了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变、城市内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差异以及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是推动其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视角——产业空间分布出发,以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新兴发展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计算指标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其在上海市的基本空间分布,总结得出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结构,以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