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定向催化液化制备多元醇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化石能源过度开发利用使这些不可再生能源渐趋枯竭,以可再生的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催化液化生产山梨醇、甘露醇、乙二醇和1,3-丙二醇等多元醇类化学品,对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多种催化剂实现了纤维素到多元醇的催化转化,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Shim Pack Ca液相色谱柱,建立了纤维素液化产物中的山梨醇、甘露醇、葡萄糖、乙二醇和1,3-丙二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2)在Pd/C催化剂制备基础上,采用SEM、XRD、热重分析(TG)和N2物理吸附等方法对Pd/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物温度、反应时间、初始H2压力、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对纤维素催化液化制备多元醇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应温度245℃、反应时间30min、6MPa的初始H2压力、30%催化剂用量和溶剂水/纤维素质量比80/1为最佳反应条件,此时纤维素转化率和多元醇产率分别为95.85%和56.13%,其中山梨醇、甘露醇、乙二醇和丙二醇产率分别达到11.51%、8.12%、19.08%和15.76%;证明了Lewis酸ZnCl2与Pd/C催化剂对纤维素催化液化制备多元醇存在协同催化作用,当Lewis酸ZnCl2添加量10%、Pd/C催化剂用量30%时,纤维素转化率和多元醇产率分别增加了3.57%和13.47%;考察了Pd/C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其可循环使用3次以上。(3)对纳米WC催化剂进行表征的基础上,考察了反应物温度、反应时间、初始H2压力、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对纤维素催化液化制备多元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反应温度225℃、反应时间30min、6MPa的初始H2压力、30%催化剂用量和溶剂水/纤维素质量比80/1为最佳反应条件,此时纤维素转化率和多元醇产率分别为95.31%和12.35%;证明了Lewis酸ZnCl2与纳米WC催化剂对纤维素催化液化制备多元醇也存在协同催化作用,纤维素转化率和多元醇产率分别由95.31%和12.35%增至97.49%和13.98%。(4)在制备Ni-P/AC催化剂基础上,对不同Ni负载量的Ni-P/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还考察了在反应温度225℃、反应时间30min、6MPa的初始H2压力、30%催化剂用量和溶剂水/纤维素质量比80/1条件下,不同Ni含量Ni-P/AC催化剂对纤维素催化液化制备多元醇催化活性的影响,5%Ni-P/AC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达90.52%的纤维素转化率和22.4%多元醇产率;在相同条件下,将Pd/C、纳米WC催化剂与5%Ni-P/AC催化剂相比,结果表明:在纤维素转化率方面纳米WC催化剂效果最好,多元醇产率方面Ni-P/AC催化剂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正>深化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以来,省、市、县三级机构职能定位、履职权限问题一直没有被科学界定。一方面,导致省联社"伸手过长",管理过多、多细,管了一些不该管
茶业界的人大多知道,广西横县是闻名全国的茉莉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基地和花茶生产集散地。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如今横县花茶产业的蓬勃发展除了得益于横县县委、县政府
由于高清视频监控领域现有行人检测算法在复杂背景下检测准确率不高且检测实时性不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深度特征行人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聚合通道特征模型对监控高清图像进行
将光纤作为高温应变传感器应用到高温设备的安全监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传感器在高温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断裂,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光纤本身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于
<正>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以后对其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青少年近视患者62例,男32例,女30例,平均屈光度-4.25±0.36D。验
会议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集成电路中芯片的无源元件如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元件数目也越来越多,芯片的尺寸日益减小,导致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
21世纪的今天,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全球化的现象了。根据联合国数据,从现在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从6亿增加到近20亿,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其中发展中国家
目的:观察参芪补肺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笔者长期生活、工作在洞庭湖边,编创具有洞庭湖特色的舞蹈一直是笔者的艺术追求,《风帆起洞庭》就是这一类舞蹈的代表作品,于2008年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舞蹈类金奖。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已很难满足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具体表现在,其一,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通常只实现单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