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兰州市综合医院儿科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及其共情现况,分析暴力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与共情能力的关系,为降低我市儿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提供科学思路。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兰州市4所综合医院共285名儿科护士,进行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状问卷及共情能力问卷调查,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3.0软件,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有139名儿科护士在近一年中遭受过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伤害,比例为50.9%。其中,语言暴力、身体暴力及性骚扰的发生率分别为62.3%、2.9%及0.7%。(2)45.3%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在白班,41.0%发生在病房;主要施暴者中53.2%是患者家属,男性占69.1%,施暴者中61.2%为中年人;施暴原因主要是“素质低(49.6%)”和“不合理要求被拒绝(30.2%)”;暴力对护士产生的主要影响为感到委屈(57.6%)、气愤(38.8%)及恐惧(23.7%);61.9%的护士在暴力发生后首选的应对方式是耐心解释;低共情能力的护士中有72.7%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3)工作年限、护士的共情能力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有影响。工作年限超过20年的儿科护士最不易发生工作场所暴力,其次为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儿科护士;共情能力较高的儿科护士与共情能力较低的儿科护士相比不易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结论:(1)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在兰州市综合医院儿科护士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其中语言暴力是主要暴力形式,其次是身体暴力,性骚扰发生率较低。暴力事件对护士产生许多情绪方面的影响,如委屈、气愤及恐惧。(2)较高的共情能力可避免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