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文学消费性倾向透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消费性”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研究当下中国文学消费性倾向的形成原因、表现形态、利弊得失,对正确认识、了解当下中国的文学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以及对当下文学创作进行正确引导和纠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第一章从当下中国文学现状的原貌出发,在众多文学事件和现象的基础上,勾勒了当下文学消费性倾向的表现征状;第二章把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相结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生产、传播、接受中的消费性成因与过程:(1)图书出版机制的商业化转型及其对文学出版标准的影响;(2)文学传播中的商业性操作;(3)读者受众的变化;(4)作家创作主体的变化。第三章适当运用后现代文学、文化理论,从表现内容、思想价值取向、写作策略、审美特征等方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消费性写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第四章分析了文学消费性倾向盛行的利弊得失,并提出了纠正偏颇和弊病的几点建议。余论部分则对未来文学的发展作了推理性的展望。
其他文献
2017年8月,“山东省第五届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峰会”在昌邑市第一中学顺利召开。笔者担任会议的交替传译译员,本篇报告就是基于笔者此次口译经历的反思和总结。国内领导和外国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防晒类化妆品中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和甲酚曲唑三硅氧烷的方法。准确称取一定量混匀样品,经流动相(V质量分数0.1%的甲酸/水︰V甲醇︰V四氢
<正>疥螨病又叫疥癣,俗称癞病,是指由疥螨科的螨寄生在动物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以剧痒、温疹性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张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其特征。本病
2016年7月29-31日,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和智慧城市发展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
<正>疥螨病是由螨虫侵袭家畜皮肤引起的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以皮肤发痒、发炎为特征,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发生于冬季和春初,特别是在圈舍潮湿、畜体卫生状况不佳和管理不良
“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党的十八大对基层党建提出的工作目标。坚持学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
<正>1.附红细胞体病自1999年发现皮毛动物患附红细胞体病以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上升至首位。以动物易患程度排序,蓝狐→貉→水貂→银黑狐。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及禽均患此病
<正>1病原及生活史螨病俗称疥癣或瘌,是危害家畜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螨侵袭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炎症、剧痒、全身衰竭及高度接触行传播为特征,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其中不乏有跨学科、跨专业的努力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采用老年髋关节术后肢体功能评定表进行评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