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性心源性猝死者(Sudden cariac death, SCD)右心房心肌细胞中SCN5A和ANK2基因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3年青岛市尸体解剖鉴定中心心脏标本58例,根据患者死因及相应部位的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结果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共20例,分别为因肝破裂死亡者6例,因交通事故损伤而致死者8例、自缢身亡者4例、高空坠落致死2例,B组为因器质性心脏病变致SCD,共20例,分别为冠心病致SCD者13例,病毒性心肌炎致SCD者3例,扩张性心肌病致SCD者4例,C组为不明原因性SCD者,共18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三组标本右心房心肌细胞中SCN5A和ANK2的表达,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A组部分心肌标本未检见明显异常,B组冠心病致SCD者心肌标本可见冠状动脉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病毒性心肌炎致SCD者心肌标本中可见细胞间质增生、水肿、大量炎细胞浸润;扩张性心肌病性猝死致SCD者的心肌标本检见心肌细胞存在程度不一样的肥大或萎缩,C组心肌标本未发现明显异常。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CN5A在A组的右心房心肌细胞的细胞膜上呈阳性表达,吸光度值与B组之间的差异较小,并没有统计学意义(t=0.318,P>0.05),但均高于C组(t=3.484,3.561,P均<0.01)。ANK2在A组右心房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中呈阳性表达,其吸光度值与B组的吸光度值之间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t=0.223,P>0.05),但两组与C组的吸光度值之间的差异显著(t=2.878,2.519,P<0.01,P<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三组右心房心肌细胞中SCN5A和ANK2的吸光度值间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r=0.324,-0.014,-0.159,P>0.05)。结论:不明原因性SCD者右心房心肌细胞中SCN5A和ANK2表达的变化,提示其与不明原因性SCD的发生相关,尚未发现两者的表达在不明原因性SCD者右心房心肌细胞中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