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商业银行为了实现更高的收益,将原本纳入贷款项目下的资产转变为同业代付等计入非贷款业务的科目下,甚至是直接转移出资产负债表,从而产生了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业务,这种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独有特点使得很多学者认为应该把中国的影子银行称为银行影子更为贴切,因此本文直接采用了这一称谓。近十几年来,我国银行影子的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银行总资产中的占比也日益上升。尽管银行影子的这种快速发展既给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也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为了实现更高的收益,将原本纳入贷款项目下的资产转变为同业代付等计入非贷款业务的科目下,甚至是直接转移出资产负债表,从而产生了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业务,这种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独有特点使得很多学者认为应该把中国的影子银行称为银行影子更为贴切,因此本文直接采用了这一称谓。近十几年来,我国银行影子的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银行总资产中的占比也日益上升。尽管银行影子的这种快速发展既给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而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银行影子业务大多通过将短期资金投入到长期项目上以获取高额利润,会造成商业银行期限不匹配的问题愈加严重,结果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上升。2018年,我国出台了资管新规,加强了对银行影子的监管,但其监管的具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针对银行影子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展开剖析,并进一步验证资管新规实施后的作用效果变化。本文首先对银行影子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资管新规后这种影响的变化情况作了理论分析,同时进一步考虑了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并依据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其次,进行实证研究设计,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假设构建计量模型,接着选择相应的变量和数据,并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为下一步的实证检验打下基础。再次,本文以2009—2020年我国125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系统GMM模型,针对银行影子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展开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虑资管新规实施后影响的变化情况,同时还根据银行的不同性质分组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接着检验了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调节效应表现。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经过理论及实证检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银行影子的发展会加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且对所有不同性质的银行来说均是如此;(2)在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影子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不利影响会有所减轻,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银行都起到了缓解的作用,由此证实资管新规达到了监管的预设目的,是有效的;(3)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银行影子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更大,反之货币政策宽松时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同时,资管新规出台后,货币政策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了,表明资管新规会强化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4)在经济上行时期,银行影子不易使银行产生流动性风险,但在经济下行时,银行影子引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增大;且资管新规同样会加强经济发展的调节效果。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结论,分别对商业银行自身和金融管理部门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依托自身比较优势积极融入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国际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然而,近年来在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初期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人口红利正在日益收缩。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双重背景之下,实现由单纯“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由直接依赖“人口红利”到依托“人才红利”的出口贸易发展模式转变是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施创新
当前国际上正面临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我国为抓住机遇,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首次就制造业提出了战略目标,想要打造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先进的技术、产业和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引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本文主要就政府发放的财政补贴进行研究,探究财政补贴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作用。本文结合外部性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
2021年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要求:2022年要有效应对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证财政始终保持稳健运行。政府或有债务是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直以来学术界研究的难点,具有信息不透明、数据难以获得等特点,若无法准确反应其规模与风险,分析政府债务也无从谈起。作为政府或有债务重要来源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存在不容忽视,为更全面认知我国政府或有债务,预防源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政府
2020年5月,我国首次提出“双循环”的战略布局,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开放政策,采取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联通措施,努力将资本账户开放打造成疏通双循环的重要突破口。开放资本账户有利于外资流入,为国内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发展动力。但另一方面,开放资本账户后,国际游资进入或者退出更加容易,可能加剧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因此,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并分析不同子项目开放的经济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空间的收窄,实体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缺乏创新竞争力以及产能过剩等各项问题,经营利润率不断下滑,实体经济发展受阻。而与之相反的是,金融业等虚拟经济部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致使实业部门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金融领域,导致我国经济呈现出“脱实向虚”的倾向。非金融企业的“脱实向虚”不仅会挤占企业的研发投资与创新投入,从而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风
我国迈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然突出,人力资本水平无法提升,劳动力素质低、劳动技能不足,这些都是在新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大量文献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思路,对已有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
一直以来,资本账户开放为全球各国难以决策且最有争议的政策之一(Eichengreen,2001),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可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一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也为跨境资本流动打开通道,对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方向以及波动性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冲击国内金融系统稳定性。同时,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的难点不仅体现于各国是否应该开放资本账户以及何时开放资本账户,还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了各国发展的关键要素,各国都争先恐后抢占先机,希望在新的历史关口可以把握机遇,使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成为主要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能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它带来的效用,并且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在这方面的投入程度得到了提升。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积极扶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进行干预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
多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目前债券市场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债券日益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金融工具。但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后,在中美贸易争端、更严格的金融监管和新冠肺炎影响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上升到历史新阶段,对债券融资成本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债券流动性中介机制,本文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债券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仅仅会对信用利差产生直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了“新常态”,更强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而增加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必须要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研发。但是当今世界形势云谲波诡、变幻莫测,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切均使得宏观经济存在着很大的波动。政府为了平滑经济波动会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当局应对经济压力所做的努力;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