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与实践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时期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交汇与过渡时期,也是陈独秀宪政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陈独秀历经世变,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认真思考近代中国主要社会矛盾、分析复杂多变的政治时局,对人权、自由、民主宪政等问题做了深入探索和详尽论证,并形成了其较为系统的宪政思想。探讨和研究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及其实践,对于进一步完善有关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社会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的发展脉络、内容体系及时代特征进行归纳研究,并结合对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指导和参与的民主宪政实践活动的分析,探讨了有关中国近代宪政发展及建设的相关理论热点,最后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进行总体、客观的评价。第一章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的形成受到国内外时代背景的重大影响。同时,其自身独特的个性和成长经历也对他宪政思想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四前期,西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先进的政治思想不断传入中国,陈独秀深受影响,并通过自身的研究与探索,逐步转变成为一个初具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者。五四运动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以及时代发展的趋势,主动地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及相关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他的宪政思想也随着时局发展而不断演变,实现了由资产阶级民主宪政观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宪政观的转变。第二章总结归纳了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系。陈独秀的宪政思想历经时代的打磨和洗礼而极具内涵和理论价值。本章主要阐述了其对人权自由的理解;对民主政治体制的探索;剖析国民性以及实践国民参政的思想。在经历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洗礼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磨练后,陈独秀迅速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无产阶级民主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是五四后期陈独秀在其宪政思想体系中极力宣传的救国理念。第三章以五四时期陈独秀积极领导与近代宪政发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线索,综合评析陈独秀为践行其民主宪政思想而作出的努力。第一节写陈独秀坚持以民众运动作为中国民主宪政革命运动的基础,通过积极倡导和参与民众运动,陈独秀将其先进的宪政思想融入到与旧制度、旧传统的斗争当中;第二节叙述了陈独秀致力于通过发起全面的思想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达到唤起国民独立自主、奋发图强新意识的目的,从而为构建中国近代宪政体制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三节主要写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后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通过创办进步刊物、领导工人运动等多种革命形式,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劳工专政的民主宪政观。第四章主要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进行简要的客观评价。本章首先是概括了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的时代特征,客观评价了这些特征所包含的意义价值;其次,在结合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通过对陈独秀宪政思想的演变及其内容结构的整体评析,揭示了其宪政思想所固有的历史局限性。通过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宪政思想及其实践进行客观评价,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能为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除国民党对美国一如既往的“友好”)对美国的观感和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由开始一致称赞的“友邦”转变为威胁我民族独立的“祸首”。在这些阶层
在现有信息分类编码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信息共享的信息分类编码工作流;基于“职能域-编码对象域-信息粒度”构建了面向信息共享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框架;通过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