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运用PG-SGA对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营养现状及营养支持进行调查,了解邢台市人民医院结直肠患者营养现状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本研究随机调查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营养现状及营养支持调查。PG-SGA作为营养现状评估工具,具体内容包括:结/直肠癌患者体重、摄食情况、症状、活动和身体功能、疾病与营养需求的关系、代谢方面的需要、体格检查等7个方面评估营养状况。按PG-SGA定量评价得分或PG-SGA定性评价等级评价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分组:营养良好(PG-SGA定量评分≤1分或PG-SGA定性评价A级);轻/中度营养不良(PG-SGA总分介于2~8分或PG-SGA定性评价B级);重度营养不良(PG-SGA定量评分≥9分或PG-SGA定性评价C级)。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标准:NRS 2002总分≥3分者判定为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3分者不存在营养风险。PG-SGA评分与人体测量和生化学指标的相关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PG-SGA评分与NRS 2002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en相关系数的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1入选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运用PG-SGA对入选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其中营养良好20例,轻/中度营养不良63例,重度营养不良17例;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两组患者之间营养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2.83,P<0.001)。2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三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良好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饮酒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其中营养良好组患者饮酒者占10%,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占11.11%,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占35.3%,后者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36)。营养良好组有30.0%患者发生病灶转移,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有42.9%患者发生病灶转移,重度营养不良组有76.5%发生病灶转移,后者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3)。患者中共64例进行放化疗,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组放化疗率分别为40.0%、66.7%和82.4%,三组患者放化疗率存在明显差异(χ2=7.68,P=0.021)。3三组患者卡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营养良好组患者卡氏评分平均值为89.5分,轻/中度营养不良组为83.5分,重度营养不良组为67.1分。三组患者的上臂中点周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1),营养良好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均值和重度营养不良组。三组患者三头肌皮褶厚度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3),营养良好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与重度营养不良组。三组患者的小腿最大周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3),营养良好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4营养良好组全部患者都无营养支持;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无营养支持者57例,营养支持者6例,其中肠内营养支持者2例,肠外营养支持者4例;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无营养支持者11例,营养支持者6例,其中肠内营养支持者1例,肠外营养支持者5例,三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状况存在显著差异(P=0.013)。5 PG-SGA评分与白蛋白、血红蛋白、BMI均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25,-0.03,-0.26,P均<0.05),与总蛋白、白细胞计数无显著相关(P>0.05)。6对100例结直肠患者的NRS 2002评分与PG-SGA评分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s=0.629,提示NRS 2002评分与PG-SGA评分存在显著相关,且营养不良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NRS 2002评分方法,而在PG-SGA检出存在营养不良的个体中有38例为营养良好,其中35例为轻/中度营养不良,3例为重度营养不良。结论:1 PG-SGA作为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工具明显优于NRS 2002。2结/直肠癌患者年龄、饮酒、病灶发生转移以及放化疗治疗方法均能影响患者营养状况。此外,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会影响住院时间、上臂中点周径、三头肌皮褶厚度、小腿最大周径、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3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支持率相对较低。应及时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价,进而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改善患者营养现况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