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促成了史无前例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数据显示,平均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且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虽然流动人口的主力军是年轻人,但鉴于目前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的养老方式、家庭伦理与家庭结构等等原因,很多老人随子女离开家乡去异地,形成“随迁老人”大军。随迁老人跟随亲属离开家乡,生活等各方面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社会融入是流动及迁移人口在新环境下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是流动者与迁入地人群双向互动的过程。那么在新的环境下,随迁老人的社会适应、社会融入又是如何呢,以及影响老人社会融入状况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笔者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社区的随迁老人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3月在华中大社区对25位老人进行了实地访谈,收集了大量资料,并以此分析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迁老人们的社会融入呈现以下特征:随迁老人们的经济融入度部分很高,部分则很低,即在居住环境层面的的经济融入度很高,在就业、收入方面则很低;文化适应层面的语言交流方面基本无问题,其他方面很难适应,这主要缘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的“隔阂”与“断层”;社会层面融入表现出,虽然老人们“熟悉”的人很多,但呈现表面性、同质性特征,形成“半陌生人社会”;心理层面社会融入体现高度统一性的低融入。随迁老人的社融入影响因素表现出以下特征:老人的自身特征对社会融入的影响很小,主要是同住家庭的特征和老人自身的主体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