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分布对双侧PVP治疗OVCF后疗效的影响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804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预测和分析不同类型骨水泥弥散分布方式对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155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参照X射线片判断骨水泥分布,分为骨水泥分离组(n=77,其中胸椎骨折22例,腰椎骨折55例)与骨水泥融合组(n=78,其中胸椎骨折39例,腰椎骨折39例)。再根据骨折部位分为胸椎骨折组(n=61,其中骨水泥分离分布22例,骨水泥融合分布39例)与腰椎骨折组(n=94,其中骨水泥分离分布55例,骨水泥融合分布39例)。分别统计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骨水泥渗漏情况、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sx,ODI)评分、椎体高度恢复及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比较骨水泥分离组和骨水泥融合组这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比这两组组内胸椎骨折与腰椎骨折的上述指标差异以及同一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下不同骨水泥分布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骨水泥分离组与骨水泥融合组性别、年龄、骨密度T值、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水泥分离组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融合组(P<0.05)。骨水泥分离组、骨水泥融合组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术前(P<0.05),骨水泥分离组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低于骨水泥融合组(P<0.05);两组术后的伤椎前缘与中线相对高度高于术前(P<0.05),局部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伤椎前缘与中线相对高度改变量、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在骨水泥分离分布类型下,胸椎骨折组和腰椎骨折组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胸椎骨折组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恢复量低于腰椎骨折组(P<0.05),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低于腰椎骨折组(P<0.05);两组间伤椎中线相对高度改变量、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在骨水泥融合分布类型下,胸椎骨折和腰椎骨折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胸椎骨折组末次随访的VAS评分高于腰椎骨折组(P<0.05),两组间伤椎前缘与中线相对高度改变量、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在胸椎骨折组,骨水泥分离组、骨水泥融合组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骨水泥分离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低于骨水泥融合组(P<0.05),两组间术后第2天与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恢复量和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在腰椎骨折组,骨水泥分离组、骨水泥融合组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间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恢复量和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骨水泥两种分布均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骨水泥分离分布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2)同一骨水泥分布类型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射治疗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3)同一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两种骨水泥弥散分布方式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4)骨水泥的弥散分布不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但骨水泥高注入量却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临床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其中因为脓毒症而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约占75%。而导致脓毒症发病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细胞壁的最外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导致一系列炎性反应发生的主要成分,因此研究LPS引起ARDS的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肺上皮细胞损伤在ARDS的发病中起关
一、基于数字化肝胆管模型的肝内胆管结石分型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基于数字化肝胆管模型的肝内胆管结石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肝胆管结石病946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94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结石分布特点,包括肝叶/肝段分布及有无合并胆总管结石情况。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4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256排
学位
第一部分我国西部地区多中心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花粉过敏原致敏情况调研目的:探讨我国西部地区多中心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花粉过敏原致敏情况,为该地区过敏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63例来自兰州、银川、西安及昆明4个地区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儿童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过敏问卷调研。结果:纳入的患者中艾蒿(49.5%)的阳性率最高,依次为藜(33.2%)、豚草(33.0%
背景:术后头颅DWI出现新发梗死病灶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有许多关于该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研究,但对术后症状恶化与临床危险因素的关系及术后头颅DWI上新增病灶类型作系统研究的报道较少。术后头颅DWI新发病灶不一定导致症状恶化,不同头颅DWI病灶类型产生的原因及临床预后也不尽相同。脑梗死并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卒中后综合征,影响患者的近期康复及远期预后。对有适应症的患者进行支架置入
背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可用于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NPC的肿瘤体积也与患者的疗效及生存预后相关。但目前尚未见将以上两种因素联合用于NPC放化疗敏感性的报道。本研究中,我们将NPC治疗前鼻咽部原发病灶中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联合鼻咽部原发肿瘤体积,
学位
研究背景: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的问题日益凸现。由于大气污染物可经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作用于呼吸系统,因此大气污染与慢性呼吸疾病的关联性受到普遍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占我国总体疾病负担第二位。国内外的疾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