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预测和分析不同类型骨水泥弥散分布方式对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155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参照X射线片判断骨水泥分布,分为骨水泥分离组(n=77,其中胸椎骨折22例,腰椎骨折55例)与骨水泥融合组(n=78,其中胸椎骨折39例,腰椎骨折39例)。再根据骨折部位分为胸椎骨折组(n=61,其中骨水泥分离分布22例,骨水泥融合分布39例)与腰椎骨折组(n=94,其中骨水泥分离分布55例,骨水泥融合分布39例)。分别统计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骨水泥渗漏情况、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sx,ODI)评分、椎体高度恢复及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比较骨水泥分离组和骨水泥融合组这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比这两组组内胸椎骨折与腰椎骨折的上述指标差异以及同一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下不同骨水泥分布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骨水泥分离组与骨水泥融合组性别、年龄、骨密度T值、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水泥分离组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融合组(P<0.05)。骨水泥分离组、骨水泥融合组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术前(P<0.05),骨水泥分离组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低于骨水泥融合组(P<0.05);两组术后的伤椎前缘与中线相对高度高于术前(P<0.05),局部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伤椎前缘与中线相对高度改变量、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在骨水泥分离分布类型下,胸椎骨折组和腰椎骨折组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胸椎骨折组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恢复量低于腰椎骨折组(P<0.05),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低于腰椎骨折组(P<0.05);两组间伤椎中线相对高度改变量、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在骨水泥融合分布类型下,胸椎骨折和腰椎骨折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胸椎骨折组末次随访的VAS评分高于腰椎骨折组(P<0.05),两组间伤椎前缘与中线相对高度改变量、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在胸椎骨折组,骨水泥分离组、骨水泥融合组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骨水泥分离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低于骨水泥融合组(P<0.05),两组间术后第2天与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恢复量和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在腰椎骨折组,骨水泥分离组、骨水泥融合组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间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及中线相对高度恢复量和局部后凸Cobb角改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骨水泥两种分布均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骨水泥分离分布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2)同一骨水泥分布类型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射治疗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3)同一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两种骨水泥弥散分布方式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4)骨水泥的弥散分布不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但骨水泥高注入量却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