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曲霉毒素A诱导肾损伤及硒锌对其的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r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是曲霉素和青霉素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污染的食品和饲料中,严重威胁人类及动物健康。现已证实OTA对多种组织器官均有毒性作用,但主要靶器官为肾脏。当前对OTA肾毒性作用的机制主要围绕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等相关方向研究。有研究表明,OTA通过介导细胞凋亡、产生活性氧(ROS)并干扰抗氧化酶合成进而发挥其毒性作用。细胞焦亡是细胞的一种炎性程序性死亡方式,是当前研究最热门的方向之一;目前对于细胞焦亡是否参与OTA诱导的肾毒性尚无研究。鉴于OTA的广泛性和危害性,人们亟需寻找安全有效的缓解方法;而营养调控作为安全、方便、副作用少的新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硒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氧化、拮抗有毒元素等。据报道,硒主要是通过硒蛋白的形式发挥其生物学功能。锌同样是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细胞中多种酶和转录因子的辅助因子,广泛参与细胞抗氧化及DNA稳定性的调节。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文献报道了微量元素在霉菌毒素中的生物学功能,但关于微量元素参与缓解OTA毒性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重点以犬肾细胞及动物模型中肾脏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探索OTA诱导肾损伤的机制及硒/锌对其的保护作用。试验一:OTA通过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诱导肾毒性本试验的研究目是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探究OTA暴露诱导肾毒性的潜在机制。在体内试验中,小鼠每隔一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OTA(1.0 mg/kg·d-1,2.0mg/kg-d-1),持续14天。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2.0 mg/kg·d-1的OTA造成小鼠肾脏组织学损伤并显著上调了肾纤维化基因(α-SMA、Vimentin和TGF-β)的表达(P<0.05);OTA暴露激活了肾脏NLRP3炎性小体并诱发了细胞焦亡。体外试验以Madin-Darby犬肾(MDCK)上皮细胞为模型,通过不同浓度OTA处理发现,OT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引起细胞毒性,并显著上调了肾纤维化基因(α-SMA、Vimentin和TGF-β)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2.0 μg/ml OTA处理可显著引起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和Caspase-1依赖性焦亡(P<0.05),从而促进MDCK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分泌及焦亡相关基因(GSDMD、IL-1β、IL-18)的表达;通过添加NLRP3抑制剂或特异性siRNA可以显著抑制由焦亡介导的肾纤维化(P<0.05);此外,敲低Caspase-1也缓解了由焦亡介导的肾纤维化。该试验结果表明,OTA通过激活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依赖的焦亡途径在体内外诱发肾毒性,该发现为阐明OTA诱导的肾毒性提供了新的见解。试验二:硒对OTA诱导犬肾毒性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我们已证实了 OTA可通过激活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依赖的焦亡途径在体内外诱发肾毒性。为了研究SeMet对OTA引起的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本试验以MDCK细胞为模型,测定了细胞活力、LDH活性及肾纤维化、NLRP3炎性小体和焦亡相关基因的表达。MTT和LDH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eMet可以显著抑制2.0μg/ml OTA诱导的MDCK细胞毒性(P<0.05)。通过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发现,8 μM SeMet能够极显著下调OTA诱导的肾纤维化相关基因(α-SMA、Vimentin、TGF-β)的mRNA表达(P<0.01);同时,OTA诱导的NLRP3炎性小体(NLRP3、ASC、Caspase-1)和细胞焦亡相关基因(GSDMD、IL-1β、IL-18)的上调也被8 μM的SeMet极显著抑制(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SeMet可缓解OTA诱导的肾毒性,并能够抑制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因此,SeMet可作为缓解OTA引起肾脏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试验三:锌对OTA诱导犬肾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本试验研究目的是探究锌对OTA诱导的MDCK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潜在的机制。MTT和LDH活性的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锌能显著抑制OTA诱导的MDCK细胞毒性(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锌的添加减轻了 OTA诱导的活性氧(ROS)积累(P<0.05);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锌的添加能够显著缓解OTA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对锌相关蛋白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OTA单独处理显著增加了 MDCK细胞中金属硫蛋白-1(MT-1)和金属硫蛋白-2(MT-2)的表达(P<0.05),而锌添加后会进一步增强OTA诱导的MT-1和MT-2的表达(P<0.05);当MT-1和MT-2被双重敲低后,锌的添加对OTA诱导的ROS积累和凋亡的抑制作用被明显阻断(P<0.05),证实了 MT-1和MT-2对OTA诱导的细胞毒性、氧化应激和凋亡起适应性保护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OTA可以诱导MDCK的细胞毒性、氧化应激和凋亡,补锌可以通过上调MDCK细胞中MTs的表达来减弱OTA诱导的ROS产生和凋亡,进而起到缓解OTA肾毒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微加工技术在激光刻蚀、表面改性、增材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激光诱导向前转移(Laser Induced Forward Transfer,LIFT)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激光微加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在制备微电子产品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LIFT常采用固体和金属油墨为靶材,通过激光打印制备高分辨率的微
本文结合海南省三亚北旅游公路分析了旅游公路的相应概念和特性。再此基础上,对旅游公路相关的景观设计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本项研究为后续相关的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研究方法和思路。本文着重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对旅游公路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理论研究:旅游公路是公路建设的一种新的形式,现如今人们对公路沿线的景观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旅游公路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作为药物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之一,在新药研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多药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具有更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来合成新型药物。放线菌作为微生物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在医疗领域、农业等方面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与应用。尤其是链霉菌,作为放线菌中的独特类群,有着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是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红树林土壤由于其具有高温
学位
学位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和霉菌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种类繁多,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农作物收获时,温度和湿度异常导致霉菌毒素滋生,从而污染饲料与食品原材料。在霉菌毒素经过食品与饲料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后,会对机体产生毒性,包括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肝肾毒性等。玉米赤霉烯酮(ZEN)是霉菌毒素中影响最广泛的毒素之一,经常通过污染玉米小麦等谷物,从而存在于饲料中,因此对畜牧业影响极大。由于玉米赤霉烯酮有类雌激素
学位
学位
马度米星铵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用于防治鸡球虫病。因其在靶动物鸡体内代谢迅速,常以原型药物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食用克氏原螯虾导致人类哈夫病的病例高达上百例,其症状与马度米星铵引起人类中毒的横纹肌溶解症状极为相似。本研究旨在探究马度米星铵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药物代谢酶的影响以及含有马度米星铵的克氏原螯虾的两种组织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和毒代动力学特征,探讨马度米星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