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的网约车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k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约车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共享经济为运营理念,以“互联网+传统行业”为契机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出行方式。在丰富大众出行选择多样性的同时,盘活了社会中的沉淀资源,提高了现有车辆的利用率,解决了大众出行困难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网约车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行业的规则,受到了传统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因此,需要政府调整监管方式来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平衡主体之间的利益。2016年7月27日,以交通运输部为主的七部委联合通过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1)并对外进行了发布,正式确定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为网约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各地方政府依据《暂行办法》对网约车执行监管过程中却暴露出不少问题。因此,本文重点对网约车政府监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第一章介绍了网约车政府监管的研究背景、意义,并根据现有的文献,从经济学、法学和行政学三个维度对国内以及国外网约车政府监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文章的主体脉络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共享经济、网约车以及政府监管等相关概念,以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获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相关行政理论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网约车是共享经济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型产业,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客运交通市场秩序的紊乱,因此,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必须对其加以监管。但是,如果政府对网约车监管仍是效仿传统出租车的监管方式,政府势必会再次被利益集团所“俘虏”,造成与传统出租车产业相同的垄断现象。因此,政府必须转变传统的监管思路,采用多元主体协同监管的模式对网约车进行监管。第三章阐述了网约车政府监管的现状,并通过现状发现了政府对网约车监管过程中监管主体、监管方式和监管法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第四章研究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英国伦敦、新加坡等国外政府对网约车监管的方式,并借鉴了国外网约车政府监管的经验,总结了其对我国网约车政府监管的启示。第五章针对我国网约车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从监管主体方面,政府应该转变监管理念,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机制,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建立“互联网+监管”的新型监管模式,从而解决政府作为唯一监管主体的局限性和政府多部门监管的低效性的问题。其次,从监管方式上,政府应该将事前审批的监管方式向事中、事后监管进行转移,并尝试引入灵活抽查监管机制,建立起网约车行业双轨征信评价系统。最后,在监管法律方面,政府应该正确界定网约车的法律性质以及涉事方的法律关系,明确在网约车经营服务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责任认定,健全网约车政府监管的法律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大。电力企业发展中,设计和应用电力巡检移动作业平台,有助于提高巡检质量和巡检效率,减少巡检错误,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和稳
采用信息计量的方法和可视化形式对CSSCI(2006-2010)数据库和2007年版-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中的编辑出版学领域研究状况进行多角度分析,得出我国编辑出版学领域的期
2017年8月,我们编辑部粗略统计了一下,《福建文学》平均每期收到的小说自由来稿大约是1500篇。数量之多,令我颇感意外。必须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小说好写的时代,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海量的奇闻轶事、八卦爆料、热点新闻等等,为小说的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肥料甚至是原料。小说家不出门,就有成吨的故事素材雪花般飘上门来,似乎菜都已现成,只等小说家撸起袖子烹炒即可出锅。但这又是一个小说不好写的时代,生活
报纸
不同性状的树种深刻影响森林土壤碳(C)、氮(N)循环。几乎所有树种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AM)或外生菌根真菌(ECM)形成共生关系。从不同菌根类型角度探讨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地球化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提升,民众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社会要求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丰富城市景观,完善城市的基础
为了对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性能进行比较,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高边坡过程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边坡安全系数数值上差异不大,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茯苓
对重轨万能轧制法中,使用半万能成品孔和全万能成品孔轧制高精度重轨产品尺寸和形状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两者轧制高精度重轨进行了实验对比。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
一、引言数字崇拜是指人们对特定的数字或者特定的数字组合有特别的偏爱,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行为。这些特定的数字通常被认为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或者能够让人们避免晦气。在我
为了选出水稻生产上能防虫治病、又增产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经田间试验,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分别喷施5%氨基寡糖素+10%醚菊酯1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1000倍液+10%醚菊酯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