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以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为主要线索,贯穿了20世纪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女性的一日故事。《时时刻刻》对伍尔夫作品中主要关注的现代主义主题进行了变奏与延伸,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长度交汇了三个陌生又彼此相通的女性心灵。她们两难的生存状态以及对生死的思索和不安最终通过消解终极意义而礼赞过程的顿悟的瞬间(伍尔夫的“重要的瞬间”)得到升华,从而赋予生命和生活以自足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现代主义视角分析了《时时刻刻》中蕴含的存在、生死及时间三大主题。本文介绍部分概述了该小说的写作背景及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思想对作者的影响,阐明该小说中三大主题的现代主义理论渊源,并介绍本文主旨。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盛行,文学领域以伍尔夫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作家在自然科学、哲学及美术等领域中新思潮的影响下,在小说内容及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这场世纪初的精神革命对社会群体及个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第一章探讨了现代主义背景下个体所面临的种种两难困境。在疯狂与理性、自由与束缚、独处与共处这些对立状态之间,独立而敏感的个体试图寻求自我以及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两难困境。这种矛盾状态正是信仰缺失的现代文化背景下普遍的个体困境的具体体现。小说中三位女性分别身处二十世纪初期、二战后、以及世纪末的不同年代和英美不同社会文化,三位敏感的女性(作家伍尔夫位列其中)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同程度的处于种种两难困境中,经历着个体的挣扎与矛盾。第二章探讨了该小说关于生死的主题。死亡在肉身的必死性和精神的灭亡这两个层面引发个体对生死的思考。人类肉身的必死并非生的对立或否定,而是作为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参照,并以某种方式引发个体对生死的顿悟从而带来另一层面的新生。与肉身的必死相比,精神的灭亡更具毁灭性。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对于精神灭亡的恐惧和抵抗引发了个体对生命更深层面的思考和领悟。小说中精英(如作家、诗人)的主动选择死亡与普通人以不同方式触及过死亡(试图自杀或目睹他人自杀)后选择继续生活形成对照,不仅蕴含了生与死的丰富关联,也体现出平凡与不凡之间并无界限,平凡的个体在经历了由死亡带来的顿悟后也会升华为不凡的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第三章讨论了时间这一核心主题。时间本身带着它的全部含义不间断的流逝,人物的意识之流突破了时刻之流到达生命的实质,即肯定生命每时每刻的价值,在平凡的瞬间获得生命的意义。人物对时间的感悟由传统的现实主义线性时间观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发展到现代派哲学理论所倡导的时空观以及存在之自由。作者将过程的、体验的价值观注入到人物意识叙述,使其超越了单一的时间、空间界限而在生命真实的时刻里获得精神的自由。伍尔夫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重要的瞬间”在此小说中得到更完整而深入的表达。作为对时间这一宏大主题的重要思考,重要的瞬间(生的瞬间)这一理念呈现出贯通生与死、物质与精神、平凡与超凡等等二元对立的重大意义。它仿佛一束光照亮了现代人迷惘混乱的现世生活,赋予日常生活自足的价值,肯定了生命和精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