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固氮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C4在玉米、水稻、小麦上的定殖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gfp基因标记了固氮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C4。用标记菌接种玉米(品种农大108),水稻(品种爱知旭)和小麦(品种扬麦)植株,在限菌条件下培养。在接种后的第1、3、5、7、9和11天,对玉米鲜根进行光学切片,然后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在接种后的第1天,标记菌主要定殖在初生根和次生根的根表面及初生根和次生根的交联处;在接种后的第3天,标记菌进入到玉米根的皮层,细菌细胞主要位于细胞间隙,少数细菌细胞进入到下面的细胞内,即:表皮细胞、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在接种后的第5天,细菌进入内部皮层,少数进入到维管柱;在接种后的第7天,明显的显示出细菌进入到维管柱,到达木质部和髓,导管内有少量细菌的侵入;接种后的第9天和第11天的观察结果与第7天类似。细菌可能通过初生根和次生根的交联处及表皮细胞这两条途径完成对玉米根的侵染。在接种后的第30和40天对玉米茎、叶分别取样进行观察,发现在茎、叶中有标记菌定殖,说明细菌可以由根部向地上部迁移。在接种后的第1、3、5、7天,分别对水稻根和小麦根取样,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标记菌侵染水稻根和小麦根的过程与在玉米中相似,并定殖在皮层和维管柱。实验揭示了标记菌侵入水稻根的两个位点为:根尖(伸长区)以及初生根和次生根的交联处。通过抗生素抗性,选择性地从玉米根、茎和叶对标记茵进行跟踪检测和计数:接种后的第3天,玉米根部标记菌的浓度是103.2CFU/g FW;接种后的第9天,根部标记菌的浓度达到107.1CFU/gFW;接种后的第30天,叶和茎中标记菌的浓度分别达到108.2CFU/g FW和104.3CFU/g FW。 从全国15个省份采取来自不同植物根际的土样,制成菌悬液后煮沸15min,涂布无氮平板以分离固氮芽孢杆菌。对分离到的菌株用菌落PCR扩增nifH基因片段,并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从中筛选出116株既能扩出,nifH基因片段又能测出固氮酶活的芽孢杆菌,其中有7株菌的固氮酶活超过了模式菌株固氮类芽孢杆菌(P.azotofixans)DSM1735。
其他文献
许多动物,如鸟类和鼠类捕食和扩散植物果实和种子,从而影响这些植物的自然更新过程,但不同动物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通过相互作用最终影响植物种群的更新过程。于20
图像分割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操作,并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实际中,数字图像分为灰度(或黑白)图像和彩色图像,其像素的表示分别是1维和3维的。由于
病毒编码的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TK)是许多大分子DNA病毒的一种特征基因,包括痘病毒(Poxvirus)和疱疹病毒(Herpesvirus)等。虽然病毒的DNA合成时通常使用宿主细胞的胸苷激
学位
随着人们对短距离无线通信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UWB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UWB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480Mbps,因此要求UWB传输设备的终端接口必须能够满足该速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