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兴起的留日运动曾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本文拟从区域研究的视角出发,以清末民初留日学生为基本线索来探讨留日学生与四川近代美术教育的密切关系。清朝末年,随着向西方学习的风气日益兴盛,加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廷一败涂地,遂使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日本。若干开明权贵和士绅从日本的崛起中意识到,挽救衰败的国势必需改弦易辙,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知识以振兴国运,而日本又以“路近、费省、文近、俗同”等因素备受国人青睐。在清末民初的留日大潮中,偏居西南一隅的四川紧随江苏、浙江、两湖等省之后,奋起直追,成为派遣留日学生人数较多的省份之一,到1906年,川籍留日学生一度达到800人,占当年留日学生总数的10%,其中不乏学习美术之人。引起四川派遣留日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因是什么?这批留日学生在日本的学习情况又如何?他们在四川乃至全国的近代美术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回答这些问题,才能让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派遣留日美术学生的历史过程,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四川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史。清朝末年,四川虽然深处内地,由于地理的自然屏障,帝国主义列强对四川的侵入相对较少,一直到1890年《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订后,外国势力才比较正式地进入四川。相对沿海而言,四川在19世纪末还比较“安宁”,因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兼因张之洞在川任学政时,创办尊经书院,传播“新学”,开拓了新的风气,这为四川追求西方文明奠定了社会基础。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改革禁锢中国两千年的科举制度,美术教育也得以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大量师资需求促使着当局派遣学子向外学习。四川得以较早派出留日美术学生,还与长期中外美术交流的影响有关。留日期间,他们创办报刊,发表著述,翻译西方美术典籍、美学著述,并刻苦学习西方近代美术知识。四川的留日美术学生思想活跃,积极组织各种社团、参加各种展览、兴办各类新式美术学校,为四川近代美术教育的变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