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物质文明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余暇时间增多,休闲娱乐活动增多。然而伴随而来的不是人们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提高,近三十年来对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监测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七号文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要求与部署,青少年体质与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选取我国高校课外体育(包括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强调自主学习,大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课外体育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意义重大。本研究结合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目前高校课外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运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大学生的运动参与动机和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原因进行研究,呼吁高校师生重视课外体育,以期课外体育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与健身价值。研究结果发现:1、高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以比赛形式为主,学生对活动的知晓率低,参与率更低,比赛中“全能选手”较多。2、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少,频率低,女生比男生情况更差;“大学生课外体育人口”比重仅为三分之一。3、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原因中客观因素占主导,课业负担重,天气太热或太冷在各原因中排在前两位,同时网络占据大量的课外时间。大学生锻炼习惯的有无与父母教育影响的关系不大,不呈相关性。4、经常参与课外体育的大学生内部动机强于较少参与课外体育的学生,男女生参与课外体育的项目和目的各不相同,然而女生对户外运动和轮滑滑板的喜好程度却大于男生。5、大学生更喜欢自由参加或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自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或锻炼,其积极主动性需要引导与加强。部分高校逐步创新丰富优化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意识到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