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山区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之一,要完成扶贫攻坚战、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并如期(2020年)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同时,贫困山区和其他地方一样,要适时完成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众多“化”的任务,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双重”压力。这意味着贫困山区要在尚未脱贫的基础上跨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由此带来亟需研究的课题是: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是否可以协同发展,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扶贫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有哪些,具体实践方式如何,目前,贫困山区的实践模式是否具有带动山区跨越式发展的作用,效率如何?等等。过去几年中,巴中市面对“双重”压力,适时转变扶贫思路,主动接轨就近城镇化战略,为贫困山区跨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不断探索。本研究以巴中为样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首先,本文对已有文献检索和以经济学相关基础知识为基础定义核心内涵,根据贫困山区扶贫与就近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与理论层面的内部逻辑,分析扶贫与就近城镇化二者相互协同发展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巴中市实践的方式及效应分析,明确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的路径;通过构建协同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已有的历史数据对巴中市协同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行定量直观的统计描述;通过定性分析巴中市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评价与启示,找出不足并提出建议;最后对于整个研究进行总结解答三个思考。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协同发展是破解山区现实困境的有效出路。现阶段山区的扶贫开发和城镇化发展都有所凝滞,迫切需要探求一条新道路。通过扶贫政策倾向、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山区自身资源开发的等有效途径,贫困山区有望通过扶贫开发对接城镇化实现跨越发展。第二,从城乡关系的视角分析,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的发展任务相互补充、发展目标一致,“全域扶贫”方式可能转化“全域城镇化”的发展方式:从协同理论视角分析,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的实现机制趋同,表现在协同原理、工作机制、互动机制和评价机制上;从产业视角分析,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以产业集聚为支撑,随着产业集聚的增强而逐渐融合,而且两者在产业关联发展中相配套。第三,从巴中市经验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演进过程看,其实践路径有:整村推进,片区联创,提升全域城镇化水平;精准扶贫,产权改革,保障农户生计改善;建设多级中心,梯度承载农业人口转移集聚;产业兴村镇,点片结合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通过全域规划、连片开发的实践方式,以片区发展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由面到点的带动。以及通过精准扶贫多权同确从前中后三个时期保障农民发展,进而推进整个区域城镇化由点到面的推动。构建四级城镇体系和产城融合发展为两翼的新模式,建成多级经济中心、促进人口集聚以及形成产业与城镇共同发展的模式促进产业现代化。第四,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得到,巴中市的协同发展大大加快了城市的城镇化发展进度,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此外在城乡之间的福利待遇和消费结构逐渐趋同,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定性分析的结论是,巴中市通过连片开发拉动与精准扶贫推动,实现农民在四级城镇体系中梯次集聚以及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兴业致富,具备跨时代的意义。巴中市协同发展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实现了巴中市的跨越式发展。文本的创新在于:在明确扶贫开发、就近城镇化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扶贫开发与就近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内涵和逻辑关系进行了厘清;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初步整理提炼出山区扶贫开发对接就近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现路径,丰富了有关贫困山区、革命老区跨越式城镇化发展的题材;尝试构建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为今后探索扶贫与就近城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在协同发展的综合效应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尚存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