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横岐调调查与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b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岐调,属于梆子腔系统,板腔体,是中国地方戏曲中的独特剧种,流行于河北省涿州市西部的横岐村一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的唱腔明快、舒展,优美动听,念白为京白与韵白并用,常杂以方言俚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的演出剧目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演员均为当地的村民,农闲时刻,欢聚一堂,进行排练与演出,家家户户洋溢着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这种亲近性,将村民凝聚在一起,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颇受当地村民的喜爱。然而,在清朝时期就繁盛于河北涿州、涞水、易县、高碑店、定兴、徐水、固安以及北京郊区的房山、大兴等地的这一民间小戏——横岐调,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洗礼,现在仅在河北涿州西部的南横岐村以及涞水县和北京房山区的少数几个村顽强地生存与传承着。本文从戏曲发展史的角度,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中所得的口述和图像资料,从横岐调如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横岐调的生存背景和历史变迁。主要介绍横岐调的历史渊源及人文和自然的生存背景。二、横岐调的艺术形态。通过田野调查,本节从音乐体制、舞台表演两方面进行研究,揭示这一民间小戏在唱腔、伴奏、角色行当等方面的历史变化。三、剧目和剧本。通过对剧目分类及剧本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各角色在不同时期演出时所具有的特色及剧本体现的主要思想特征和语言特点。四、班社和艺人,通过对历史上和现存班社及艺人的全面调查,分析这一民间小戏历史兴衰的轨迹。五、社会功能与艺术价值。作为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民间小戏,它的存在有其自身特有的价值,这节主要论述其社会与艺术价值。六、现状与保护。尽管2006年,横岐调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国家文化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其生存现状仍令人堪忧。本节通过详细的田野考察,分析剧团存在的问题及生存危机。
其他文献
刘小东是中国当代油画中的重要人物,1990年的刘小东油画展的成功举办就已经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代表性地位,而1990-2000十年回顾展奠定了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在
中国古典园林内部空间的魅力之一可以说就在于它的迷离含蓄之美。对于尺度和空间结构而言中国古典园林内部空间可以分为边角空间、合院空间、庭院空间,而这迷离恍惚之美在相当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视觉、空间与真实三个维度来对贾克梅蒂艺术创作作出解释。笔者认为贾克梅蒂以一种纯粹视觉观看的方式,通过对空间中的事物的反复描绘,在存在与虚无的构成境域
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动物标本在人类了解、认识和利用自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是集动物标本永久保藏、数字化整理、资源共享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本文
本文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羌族“体育之花”服饰为研究课题,通过对羌族历史、服饰等相关资料,及民运会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从羌族服饰的色彩、造型、图案纹样、工艺
本论文的题目是“越南河内西方寺佛像研究”。本人从事雕塑研究及大学雕塑教学工作,近几年,非常荣幸能够在坐落于杭州、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美术学院留学。学习期间有机会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