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中国形象的印度尼西亚班顿诗的译介与分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ya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顿诗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民歌,是印尼的文化瑰宝,印尼各种民族人民用班顿诗表达思想感情,表现自己的生活,彼此进行交流。班顿诗是文化的使者,在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流行。班顿诗流传到中国,但数量比较少,介绍翻译的作品不多,了解班顿诗的人也很少。随着几百年前中国人来到印尼定居生活,与印尼华人相关的事项、他们的形象,出现在班顿诗中。笔者经过搜集、整理、翻译,发现在班顿诗中的中国形象,有鲜明的特点,这其实就是印尼人对印尼华人、对中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但是,已翻译成中文的涉及中国形象的印尼班顿诗很少,尤其是相关的当代班顿诗还基本还没有中文翻译,而在印尼也很少有人关注、整理、评论这类的班顿诗。所以,笔者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搜集含有中国形象的印尼班顿诗、把它们翻译成中文,然后尽可能地给予分析和评价。就笔者所查阅的范围来看,论文中的班顿诗大部分是第一次译成中文。本论文的内容是简要梳理印尼班顿诗的历史,指出班顿诗有古代和当代之分;介绍班顿诗的创作规则和17个类型,翻译其中涉及到的作品;分析班顿诗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演变特点,即在古代与当代班顿诗中中国形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印尼班顿诗中的中国形象的主要特点是:印尼华人勤奋吃苦,不怕失败;有经商的天赋,善于经商,生活比较富裕;相信风水,看中数字,认为其中有吉凶之分;有自己的生活圈和文化圈,大多信奉儒教、佛教,很少信、也不改信印尼的主流宗教伊斯兰教等。以上也是古代与当代班顿诗中中国形象的相同点。古代和当代班顿诗中国形象的不同点:古代班顿诗中印尼华人的负面形象多些,印尼华人与本地华人的隔膜程度重,而在当代班顿诗中这些都有一定程度地改变。本文的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研究综述;第一章印尼班顿诗的译介,翻译、介绍班顿诗的发展历史、创作规则、基本类型;第二章翻译包含中国形象的古代班顿诗、当代班顿诗;第三章印尼班顿诗中的中国形分析,分析中国形象在古代与当代班顿诗中的异同、中国形象的演变特点。笔者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帮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印尼文学的瑰宝——班顿诗,并通过了解班顿诗更好地了解印尼人对中国、中国人的印象,为相关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借鉴,也为中国、印尼两国的文化沟通做出一点贡献。
其他文献
月表撞击坑是月球最直观、典型的地质构造单元,月表撞击坑的提取与分析对于揭示月球地质演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撞击坑地形特征,利用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获
国家治理是以政治上层建筑为中心,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安排和处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经典著作《法兰西内战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各种手术技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科完成较高难度(子宫大小超过孕13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 LSH)
传统形貌测量多采用光栅投影,其投影条纹的非正弦性及条纹密度的限制将影响形貌测量的精度,为了实现高密度正弦条纹投影的可调性,采用平行光干涉投影形成明亮且对比度高的正
针对磁头飞行导致液体润滑膜的转移研究以及润滑膜在磁头上的动态变化特性观测问题,基于改进的垂直物镜的椭圆偏振显微镜,提出起偏器相移方法的磁头表面润滑膜厚度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