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顿诗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民歌,是印尼的文化瑰宝,印尼各种民族人民用班顿诗表达思想感情,表现自己的生活,彼此进行交流。班顿诗是文化的使者,在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流行。班顿诗流传到中国,但数量比较少,介绍翻译的作品不多,了解班顿诗的人也很少。随着几百年前中国人来到印尼定居生活,与印尼华人相关的事项、他们的形象,出现在班顿诗中。笔者经过搜集、整理、翻译,发现在班顿诗中的中国形象,有鲜明的特点,这其实就是印尼人对印尼华人、对中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但是,已翻译成中文的涉及中国形象的印尼班顿诗很少,尤其是相关的当代班顿诗还基本还没有中文翻译,而在印尼也很少有人关注、整理、评论这类的班顿诗。所以,笔者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搜集含有中国形象的印尼班顿诗、把它们翻译成中文,然后尽可能地给予分析和评价。就笔者所查阅的范围来看,论文中的班顿诗大部分是第一次译成中文。本论文的内容是简要梳理印尼班顿诗的历史,指出班顿诗有古代和当代之分;介绍班顿诗的创作规则和17个类型,翻译其中涉及到的作品;分析班顿诗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演变特点,即在古代与当代班顿诗中中国形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印尼班顿诗中的中国形象的主要特点是:印尼华人勤奋吃苦,不怕失败;有经商的天赋,善于经商,生活比较富裕;相信风水,看中数字,认为其中有吉凶之分;有自己的生活圈和文化圈,大多信奉儒教、佛教,很少信、也不改信印尼的主流宗教伊斯兰教等。以上也是古代与当代班顿诗中中国形象的相同点。古代和当代班顿诗中国形象的不同点:古代班顿诗中印尼华人的负面形象多些,印尼华人与本地华人的隔膜程度重,而在当代班顿诗中这些都有一定程度地改变。本文的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研究综述;第一章印尼班顿诗的译介,翻译、介绍班顿诗的发展历史、创作规则、基本类型;第二章翻译包含中国形象的古代班顿诗、当代班顿诗;第三章印尼班顿诗中的中国形分析,分析中国形象在古代与当代班顿诗中的异同、中国形象的演变特点。笔者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帮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印尼文学的瑰宝——班顿诗,并通过了解班顿诗更好地了解印尼人对中国、中国人的印象,为相关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借鉴,也为中国、印尼两国的文化沟通做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