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近些年鄱阳湖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导致鸟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2015/2016越冬季鄱阳湖爆发了罕见冬汛,对鸟类多样性和数量构成潜在威胁。为探讨冬汛对水鸟群落组成和数量的影响以及水鸟数量动态对生态系统的指示,本研究比较分析了2014/2015(正常水位)、2015/2016(冬汛)、2016/2017(正常水位)、2017/2018(正常水位)越冬季鄱阳湖九个子湖越冬水鸟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各取食集团的数量变化情况。计算了湖泊面积与水鸟数量的相关性,统计比较了四个越冬不同生境栖息的水鸟的数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四个越冬季共记录水鸟种类57种,368,411只。优势物种为鹤鹬(Triga erythropus)、鸿雁(Anser cygnoides)、豆雁(Anser fabalis),其中,豆雁和鸿雁在三年里都是优势物种。九个子湖中,大湖池面积最大,同时水鸟数量也最多。湖泊面积与水鸟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2、四个越冬季鸟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变化不大。受冬汛影响水鸟的个体数减少近1/3,冬汛后两年内水鸟的个体数恢复至冬汛前的水平。不同的水鸟取食集团对冬汛有不同的响应。受冬汛影响食无脊椎动物集团和食鱼集团的数量大大下降,表明了这两个取食集团对水位波动较为敏感。食块茎集团、食种子集团和食草集团受冬汛影响相对较小。3、四个越冬季不同生境栖息的水鸟的数量变化也有所不同,在水区和草洲栖息的水鸟的数量变化不大,在浅水区栖息的水鸟的数量减少。四个越冬季食草集团的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可能与这些年鄱阳湖枯水程度加剧导致洲滩植被面积增加有关。食种子集团和食块茎集团的数量逐渐减少。同时,以冬芽为主要食物的极危物种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和濒危物种鸿雁的数量大大下降,大量个体转移到稻田和藕田觅食。这一结果表明鄱阳湖的水生植被逐步退化,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对此,建议加强研究,找出鄱阳湖水生植被退化的驱动因子,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水生植被恢复,为依赖于水生植物生存的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