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是一种世界分布的恶性杂草,适应性极强,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药残留、食品环境安全及杂草抗药性等问题的日益关注,生物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草茎点霉(Phoma herbrum)SYAU-06菌株分离自感病鸭跖草,是一种高度侵染鸭跖草的病原真菌,造成其枯萎甚至死亡,具有开发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试验以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索草茎点霉SYAU-06分生孢子器的产生条件,通过摇瓶试验优化草茎点霉的液体发酵条件,确定液体发酵生产的最佳工艺。利用5 L和20 L发酵罐对菌株进行放大培养,通过优化发酵罐的发酵参数,提高发酵液中菌株生物量。开展草茎点霉制剂化研究,加工成草茎点霉SYAU-06水乳剂(W/O)并对鸭跖草进行防除试验。论文研究结果为草茎点霉SYAU-06菌株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诱导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产孢的条件。结果显示,在平板培养基下,草茎点霉菌株在OMA+鸭跖草汁培养基中分生孢子器产量最多,为45.67个/cm~2;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30℃、L:D=12:12、pH范围7-8;固体发酵基质以料水比为2:1的麦麸培养中孢子器产量最高,当麦稻比3:1时产孢数量没有显著增加,产孢时间明显缩短。诱导产孢后分生孢子器产量与之前相比显著增长,但仍然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因而选用菌丝作为指标进行后续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筛选出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浓度为3%;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浓度为0.25%。通过Placktt-Burman(PB)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法Box-Behnken(BBD)对菌株液体摇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转速、装液量和接种量是对菌株液体摇瓶发酵具有显著影响的4个因素,一定范围内的pH变化对菌株生物量影响不大。在温度28.76℃、转速139.86 r/min、装液量124.42 mL、接种量4.96个、自然pH条件下,草茎点霉液体摇瓶发酵的菌丝干重为15.41 g/L,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优化了5 L发酵罐发酵参数,草茎点霉SYAU-06菌株经过一级发酵后,接种到5 L发酵罐中进行二级发酵,对菌株进行放大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调节发酵过程的pH值为6,转速为200 r/min,通气量为4 L/min,发酵时间6 d,菌株生物量达到最高,为15.26 g/L。20 L发酵中试的优化参数为转速250 r/min,通气量0.4 m~3/h,pH为6。在此条件下发酵菌株生物量较5 L发酵罐提高了1.26倍。通过生物相容性试验,筛选出与草茎点霉SYAU-06菌株有良好相容性的乳化剂为吐温80,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钠,消泡剂为有机硅。最终确定草茎点霉SYAU-06水乳剂的配方为:草茎点霉菌1.75×10~6 cfu/mL,乳化剂Tween-80 5%,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5%,消泡剂有机硅2%。采用自乳化法,以草茎点霉菌和吐温-80为油相,其他组分为水相,制成油包水型水乳剂。室内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当草茎点霉水乳剂浓度为1.75×10~6cfu/mL,鸭跖草叶龄为3-4叶期时,防治效果达到51.36%;田间防除试验结果显示草茎点霉水乳剂在制剂用量1950 mL a.i./hm~2,施药21 d后鲜重防效达到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