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科物种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科动物是现代生存的陆生食肉目动物中体形最大者。熊科动物在全球分布有7种,它们被划为2~7个属。迄今为止,熊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其物种的分类划分还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熊科物种的分化间隔时间相对较短,是一个快速的进化辐射和物种形成事件。本文测定了所有现生熊科物种和大熊猫共8个样本的核内两个单拷贝基因的部分序列,即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IRBP)基因第一外显子序列(1280bp)和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基因第一内含子序列(1007bp),希望能从核基因的角度探讨熊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我们的结果与前人基于线粒体基因提出的系统发育关系假设有所差异。以大熊猫( A.melanoleuca)作为外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眼镜熊( T.ornatus )是分化最早的熊科物种。棕熊( U.arctos )和北极熊( U.maritimus )作为分化最晚的熊科物种不仅聚为姐妹群,而且与亚洲黑熊( U.thibetanus )和美洲黑熊( U.americanus )的关系较近。合并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棕熊和北极熊与美洲黑熊的关系最近,而不是亚洲黑熊,但是支持率不高。用TTR内含子数据和合并数据集分别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懒熊( Ursus ursinus )和马来熊( Ursus malayanus )形成一个支持率非常高的姐妹群。我们认为眼镜熊仍然单独归为一个属Tremarctos,而其余所有的熊科物种都归为Ursus属。相比较而言,TTR内含子序列更适于作为解决近缘物种,如熊科物种,系统发育问题的标记。
其他文献
管理学大师Peter F.Drucker曾说过“现在的企业之争,不是产品和服务之争,而是商业模式之争”。商业模式是近年出现的高频名词,一些异军突起的企业,人们更倾向于用独特的商业
目的: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展开研究,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
文章针对铰接列车制动时因半挂牵引车车轮先于半挂车车轮抱死而产生“折叠”、“挂车冲击牵引车”等现象,分析了我国GB21861-2014、GB18565-2016等制动性能台试检验方法的局
全文包括引言、结语和五个主文部分。共3.9万字符。洋中群岛的领海基线问题主要为划定直线基线的依据不明和规则缺失。中国的立场是将相互距离较近的岛礁作为整体划定领海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给工程咨询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大波红利。成立的工程咨询企业的数量愈来愈多,企业间存在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且,在核心竞争力以及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