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造成的破坏巨大,尤其对于抗震能力薄弱的村镇地区,在地震中损失尤为严重。5.12汶川大地震,给震中附近地区造成灾难性的破坏,陕西省南部地区也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大量村镇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开展村镇建筑灾后重建现状分析与减灾技术研究,为村镇居民提供简单易行的村镇建筑减灾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砂垫层摩擦耗能减灾是目前村镇建筑适用的一种减灾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之间设置砂垫层作为摩擦耗能滑移层来耗能减灾。地震发生时,通过砂垫层的滑移摩擦耗能来减少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减少对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陕南村镇建筑灾后重建现状、存在的抗震减灾方面的问题及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陕南村镇建筑中比较常见的悬挑结构用SAP2000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悬挑结构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影响。然后依据Newmark方法与Newton-Raphson方法,采用Fortran90语言编制了基础摩擦耗能隔震结构地震分析程序,对村镇建筑的砂垫层滑移摩擦耗能隔震效果进行分析,讨论隔震减灾系统的隔震参数对建筑物隔震效果的影响。采用GZZ—10型共振柱仪,测得密实砂、中密砂、松砂、重塑土、原状土、以及2:8灰土的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为砂垫层摩擦耗能减灾技术提供了基本计算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