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普通高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可以看出,地方普通高校教师将成为向地方发展建设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教师则是发展地方科技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人文素质的主力军,绩效津贴问题现已成为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体现每位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宜,因此研究绩效津贴分配制度对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研究意义。然而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普通高校的经济来源并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要实行绩效津贴制度就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绩效津贴分配体系。只有以科学理论为基础才能在实践工作做到公平、公正,才能使地方普通高校的广大教职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本文主要研究了绩效津贴制度在高校中存在并能得以发展的原因,结合高校教职工工作的特殊性特点,对地方普通高校绩效津贴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主要论述地方普通高校教职工绩效津贴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1、分配方式单一;2、分配权力过于集中;3、不同地区的地方普通高校绩效津贴的差异;4、管理模式过于行政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国家对地方普通高校经费投入少、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和所在地经济、人文发展严重脱轨、学校管理过于行政化、发展方向不明确、分配方式单一死板等影响高校绩效津贴问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优化政策,通过改变分配模式提高地方普通高校绩效津贴的激励水平,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将集权变为分权改善绩效分配的模式,调动高校教职工参与绩效津贴分配的积极性,达到真正的“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责酬一致”的原则。确立以教师为本、教学为中心、科研强校的发展方针,稳定教学、科研骨干队伍。本文通过对地方普通高校中教职工进行分类,并利用分类考核建立起不同类型人员的绩效津贴分配制度从而优化教职工现有的绩效津贴分配模式,完善教职工的绩效分配制度,利用教职工的需求心理构建绩效分配制度,从而激励地方普通高校的各类教师群体,进而提高地方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