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福克纳的南方宗教背景对于他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大量使用了圣经典故。他的经典作品《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中有大量的宗教形象,凸现出强烈的清教伦理观。本文通过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来展现福克纳对于基督教的观点和他的宗教理念。通过细读文本,梳理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本文逐步展现福克纳对于南方清教主义和加尔文主义的强烈批判,以及福克纳对于抱有宽容和救赎思想的简单的宗教理念的赞颂。作为一个基督教人道主义者,福克纳运用基督教的故事来描绘人类的道德状况,并强调他对人类忍受能力的信心并鼓励人们继续前行。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论外中间有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喧哗与骚动》的圣经式的结构和两个倒错的耶稣式的人物,及两部作品中一些基督教的象征。《喧哗与骚动》的四部分式的结构对应了圣经中的四福音书。白痴班吉象征人类的苦难与煎熬,乔·克里斯默斯是人类罪孽的普遍的替罪羊。在他们承受的苦难中,他们可以被视为像耶稣一样。第二章探讨了两部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清教主义思想。被清教主义笼罩的康普生一家处于每况愈下的窘境,充满痛苦,没有希望,看不到救赎,在他们自酿的熊熊火炎中受煎熬。怜悯,人道主义都已消失殆尽。康普生先生是一个软弱的南方绅士,他无法阻止家族的衰败,紧紧抱着清教传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愤世嫉俗的哲学思想。昆丁作为家族的长子,继承了父亲的虚无主义和南方清教主义思想,最终像一个清教烈士一样自杀。康普生太太是典型的南方冷峻的贵妇形象,她是一个自私腐化不称职的母亲。她既是南方清教传统的产物又是其受害者。她的女儿凯蒂虽然大胆地反抗传统,但可悲的是她最终沦落,另所有深爱她的人痛惜。本章的下半部分是对南方严酷的加尔文主义的探究,通过分析《八月之光》中三位深受加尔文主义影响的凶狠的父亲和加尔文主义的殉道者乔安娜·伯顿。这些凶狠的父亲视自己为上帝的选民,怀有强烈的性别主义,种族主义思想,使他们周围的人生活在活生生的地狱当中。第三章探索了福克纳理想的基督教理念,那就是有一个拥有宽容,理解,关爱与救赎信念的基督教。黑人女仆迪尔西是一个达到充分平衡的角色,真诚而有尊严,在她身上体现出一种团结和统一的力量。她有着虔诚的信仰,并展现出个体可以摆脱绝望并且能够达到一种完满的状态。她传递出明确的救赎的信息。福克纳把她同忍耐的精神,普遍的真理和美好的价值联系起来。莉娜·格罗夫象征着给与万物生命的大地。她不但穿越了暴力和毁灭,而且最终使花朵再次开放。拜伦·邦奇是一个喜剧英雄,他过着简单,苦行,虔诚的生活。尽管其貌不扬,拜伦有一颗勇敢的心,有同情怜悯之心。他勇敢地帮助莉娜与邪恶斗争并像“约瑟”一样陪伴着她。福克纳的基督教用典并不是为了讽刺南方和那里的人们,而是为了展现人类的生存状况。人类对救赎有着强烈的渴望。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始终坚信人类会永存并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