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毒性”学说提出由异常脂沉积诱导的肝胰岛素抵抗(脂诱性肝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涉及肝脏胰岛素抵抗,尤其是脂诱性肝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是了解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的前提。小檗碱,黄连的主要生物活性成份之一,具有抗糖尿病的特性。尽管近期的研究阐述了小檗碱治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但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尤其是肝胰岛素抵抗治疗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因而,对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肝胰岛素抵抗的分子药理机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地鼠具有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和很多人类脂代谢的特征。因而,我们根据以往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地鼠模型。这些糖尿病地鼠模拟了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代谢特点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性。本研究中,我们在糖尿病地鼠和小檗碱治疗的糖尿病地鼠中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确定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并揭示小檗碱治疗脂诱性肝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根据糖尿病地鼠的芯片结果,我们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在胰岛素抵抗地鼠和糖尿病地鼠中研究了肝LXRα,SREBPs和PPARα及其某些靶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它们在2型糖尿病脂诱性肝胰岛素抵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与对照地鼠相比,在胰岛素抵抗地鼠和糖尿病地鼠肝中SREBPs的mRNA水平升高而LXRα和PPARα的mRNA水平降低。经过治疗,小檗碱明显的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脂诱性胰岛素抵抗并表现出与二甲双胍相似且温和的治疗效应。与糖尿病地鼠相比,在小檗碱治疗的糖尿病地鼠肝中LXRα和PPARα的mRNA水平升高而SREBPs的mRNA水平降低。我们得出组合性肝脏LXRα,SREBPs和PPARα及其某些靶基因的改变有助于脂诱性肝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并参与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脂诱性肝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