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和无机填料改性聚酰胺66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对无机填料纳米CaCO3、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及其接枝物(POE-g-MA)与尼龙66(PA66)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用SEM、 XRD和DSC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测试了其力学性能。通过优化配方和共混工艺,制备了高强度、高韧性和低成本的CaCO3/POE-g-MA/PA66复合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配比的纳米CaCO3/PA66复合材料,采用SEM, DSC和XRD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研究了纳米CaCO3对PA66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20wt%纳米碳酸钙可以增加PA66的刚性,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并降低成本。纳米碳酸钙含量超过20wt%,会导致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抗弯强度的下降。分别研究了两种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对尼龙66(PA6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用SEM, DSC和XRD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研究表明,弹性体POE或POE-g-MA的加入改善了PA66复合材料的熔体加工性能,也影响到复合材料中PA66的结晶行为,使结晶温度移向更高的温度。与添加POE相比较,POE-g-MA更能有效改善PA66的冲击韧性和加工性能,同时使材料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这主要源于POE-g-MA能在在复合材料中细微地分散以及与PA66形成较强界面结合。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碳酸钙/乙烯-辛烯共聚物/尼龙66(nano-CaCO3/POE/PA66)和纳米碳酸钙/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尼龙66(nano-CaCO3/POE-g-MA/PA66)三元复合材料,采用SEM, DSC和XRD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研究了弹性体含量和物料共混顺序对20wt%纳米CaCO3/PA6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POE-g-MA与尼龙基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能细微地分散在复合材料中。POE-g-MA能促进复合材料中PA66的结晶,有效改善纳CaCO3/PA66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与一步同时共混法相比较,纳米CaCO3先与PA66共混后,再与POE-g-MA共混的二步共混法,更有利于提高纳米CaCO3的分散程度和nano-CaCO3/POE-g-MA/PA66(20/10/70)三元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睾酮(T)与前列腺癌术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19例良性前列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病人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并确诊为乙肝的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究PLR和NL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与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共纳入251例孕妇,其中明确诊断为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的相关性,以指导支气管哮喘病情评估与干预。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诊治84例支
目的探究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联合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对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参照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治疗PCOS的孕
目的了解综合ICU和专科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医院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仪器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鉴定,使用WHONE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其与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ICM患者病历资料,参照NYHA心功
目的:探讨导弓式矫治器在乳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上颌导弓式矫治器治疗乳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7例。结果:7例患者分别在3周~6个月内解除了前牙反(牙合)。结论:导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卵巢储备功能异常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87例,卵巢早衰(POF)患者62例,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指导理论,深度旅游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消费者深度体验、文化吸引、审美想象等为组成内容的发展思路,也为我们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从地域性走向国际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