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与都市社会——以成都市为中心的考察(1936-1949)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先进的城市土地管理模式和理念的传入,中国的城市土地管理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民国时期正是其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现代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步得到了确立。川政统一之后,成都市的土地管理发展迅速,土地整理、新村建设、地价评定逐步展开。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当时都市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抗战时期大后方都市社会的稳定,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但其自身仍存在许多不足,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与都市社会冲突不断,这给我们当代的城市土地管理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通过考察近代中国部分大城市特别是民国时期成都市的土地管理,力图再现当时成都市土地管理的概况。在分析个别案例的基础上,重点探寻现代土地管理与都市社会的关系。结合当时具体的时代背景,分析成都市土地管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在对其进行一定的历史评价的基础上汲取一些对当代的土地管理有益的历史启示。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前言:对论文题目进行了释义,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管理的概念界定和解释说明本课题研究所涉及时间和空间范围。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概括了国内外关于土地管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城市土地管理的开端。它是受到了西方土地管理模式及理念的影响,并简单描述了上海、北京、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在受其影响后土地管理状况发生的改变。 第二章:叙述了民国时期成都市加强土地管理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成都市土地管理的发展概况,包括它的历史沿革、组织人员和经费开支,还有其管理内容。 第四章:分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与都市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新村建设征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及地政部门日常的土地行政。本章的第二部分对民国时期成都市土地管理做出了正反两面的评价。 结语:主要分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对都市社会所做的贡献及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它给我们今天的土地管理事业带来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期刊
《诗经》中西周晚期变雅诗篇对至上神天帝的怀疑和怨恨学术界称之为“疑天”思潮。其主要动因是西周晚期的政治局势变迁,即西周的分封制导致了周王室经济来源匮乏,天下共主的
同盟是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谋求世界霸权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的亚太同盟则是美国掌控亚太安全、谋求地区霸权的重要工具。二战胜利后不久,随着美苏两大军事强国对抗的加剧,两大阵
上海开埠以来,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近代化,其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当属租赁市场。每当遇到战争或经济危机等非常态因素刺激,上海房屋租金即呈现上下剧烈波动之势。1921年至193
期刊
期刊
供给制是根据当时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和个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对工作人员免费供给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分配制度。它包括伙食、服装、津贴三部分。它萌芽太平天国时期,在长期的民主革命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虽然它的实行并不完全符合商品价值规律的需求,但是作为一种特定环境的特殊产物,它还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建国后,供给制继续在党政军机关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实行,在沿袭革命战争年代基本的供给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运行
诺曼人的海外扩张,是欧洲中世纪史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西方学者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然而,国内学术界对此涉猎不多。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观察》杂志(1946-1948)是抗战胜利后中国较有影响的一份自由主义政论刊物。在二战后两极对峙的世界图景下,《观察》对美苏世界秩序和制度文化进行了热烈讨论。从《观察》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