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坝上地区土壤风蚀严重,是京津地区的主要风沙源。为防风固沙,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该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措施,其中,植树造林是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河北坝上地区大片杨树林枯死使植树造林的实施效果遭到质疑。为确定植树造林的防风固沙效果,本文以河北坝上地区康保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的研究方法,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对成林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幼年乔木林地等三种林地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防风固沙效果进行测定,并对各林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北坝上地区林地分布西少东多,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是主要林地类型,共占林地总面积的90%以上。1980-2015年林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中,有林地面积由1980年的1056.67 km~2,增加到2015年的1328.13 km~2,面积所占比重增加了25.70%;其他林地由1980年的9.02 km~2,增加到2015年的38.28 km~2,面积占比增加了324.39%;灌木林地面积由1980年的1230.81 km~2,减少到2015年的1109.38 km~2,面积占比减少了9.87%;疏林地面积由1980年的172.88 km~2,减少到2015年的131.51 km~2,面积占比减少了23.93%。(2)“三北”防护林建设时期(1980-2000年),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是疏林地的减少,减少了27.60%;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时期(2000-2010年),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有林地增加幅度最大,面积增加了24.40%;全面生态建设时期(2010-2015年),林地面积变化不大。(3)对康保县北部5组样地共20个样点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每组样地均包括大面积的天然草地、成林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幼年乔木林地。结果表明:与天然草地相比,灌木林地的不可风蚀颗粒(>0.85 mm)含量减少了2.27%,粘粒和粉粒等细颗粒物含量减少了2.42%,减轻了土壤沙化,种植灌木林地使有机质增加1.85%,全氮含量降低2%;成林乔木林地的不可风蚀颗粒(>0.85 mm)含量减少了18.03%,粘粒和粉粒等细颗粒物含量减少了2.93%,有机质增加0.38%,全氮含量降低5%;幼年乔木林地的不可风蚀颗粒(>0.85 mm)含量减少了2.23%,粘粒和粉粒等细颗粒物含量增加了11.06%,加重了土壤沙化,有机质减少0.30%,全氮含量增加6%,这是由造林工程对地表土壤的搅动造成的。总体来看,林灌的长期生长造成了地表土壤沙化、养分降低,甚至砾石化。(4)对康保县林地现状的野外调查表明,天然草地作为当地原始植被,生长良好。与天然草地相比,成林乔木林地生长状况较差,枯死率高。灌木林地生长较好。大部分幼年乔木林地较成林乔木林地的生长状况好。(5)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测定不同类型林地的防风固沙效果。防风效果研究表明:灌木林地防风效果最好。灌木林地使风速降低了13.92%,防风效能最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也最大,具有最佳的防风效果。成林乔木林地使风速降低了7.92%,防风效能较高,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较低;幼年乔木林地风速较天然草地增加了20.34%,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较高,但防风效能较低。乔木林地总体防风效果均不如灌木林地。固沙效果研究表明:灌木林地>乔木林地,但与天然草地相比,固沙效果均不佳,成林乔木林地和幼年乔木林地的风蚀量甚至高于天然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