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蕉孢壳属及相近属真菌的分类与系统发育学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蕉孢壳属(Diatrype)真菌是蕉孢壳科的模式属,同时也是该科最大的一个类群。该属由Nitschke(1869)根据子座外形建立,大多数成员通常在落叶树的枯枝上生长,在国内不同生态类型的地区均有分布。本研究对蕉孢壳属及其相近属的真菌进行了分类与系统发育学研究,采用了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类群的系统亲缘关系。采集鉴定了100余份标本,从中筛选出蕉孢壳科真菌进行研究。研究标本包括自2019至2020年对新疆、云南、四川、西藏、海南等不同生态类型的林区采集的标本,此外,研究标本还有来自于研究组原馆藏标本和菌株以及从国内外标本馆借阅的标本,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真菌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隐花植物标本室(HKAS)、吉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馆(HMJAU)所保存的蕉孢壳科真菌标本。结合ITS、SSU、LSU、TUB2、RPB2序列,运用Rax ML和Mr Bayes等软件建立了蕉孢壳属等蕉孢壳科真菌的系统发育树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结合的研究结果,探讨并描述了5个属共26种,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记录属和10个新种Allodiatrype trigemina,Diatrype sp.1,Diatrypella sp.1,Diatrypella sp.2,Diatrypella sp.3,Diatrypella sp.4,Eutypella sp.1,Eutypella sp.2,Eutypella sp.3,Eutypella sp.4。10个中国新纪录种,6个常见种。本研究对蕉孢壳属及其相近属真菌共26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包括宏观和微观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拍照记录,讨论了相近属之间的区别,并对主要两属制作了分种检索表。总结了蕉孢壳属及相近属的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了合适的分子辅助片段,丰富了我国该类群真菌资源,提高了对我国蕉孢壳科真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进一步认识和利用该类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学位
研究热带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次生林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环境对缓解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物种的恢复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海南甘什岭地区是典型的以珍稀物种无翼坡垒为优势种的热带低地雨林,植物种类和分布具有其特殊性,为研究热带植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在过去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大面积的保护区内热带低地雨林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采伐和破坏,濒危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能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本管理是传统制造企业生存、发展和价值创造之关键,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放眼望去,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一个大数据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处理数据的基数庞大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范围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格式化数据,数据的承接载体更为多元化。数据产生速度快,并且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失真,但数据的有效性也因此降低了,数据的处理和提纯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技术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