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为迁移而教”口号的提出,人们发现,在教学中运用迁移理论,可以有效地推动教育目的的实现。但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理论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高中生文言文迁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部分高中生的文言文迁移能力薄弱。因此,笔者试图运用迁移的相关理论,对文言文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本论文对德州市第二中学的学生的文言文迁移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培养与提高高中生文言文迁移能力的有效对策。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述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其中,概念界定部分主要是对三个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迁移、迁移能力、文言文迁移能力。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迁移在文言文教学的应用。第二部分分析了高中生文言文迁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意义。高中生文言文迁移能力的培养符合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符合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的要求,符合语文教材的要求,符合语文高考考查的要求。这一部分从教学、教师、学生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生文言文迁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摩的形式,探讨了高中生文言文迁移能力的现状;并针对高中生文言文迁移能力薄弱的现状,分别从学生、教师、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总结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在学生方面,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动机缺乏、态度消极,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不当、能力欠缺,文言文学习的“惯性”易导致负迁移;在教师方面,教师能力影响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师教法缺少迁移规律的指导,教师观念忽视学生的自觉迁移;在课程设置方面,“鲁人版”文言文与现代文混编,以及不同课程模块的文言文未区别对待。第四部分针对高中生文言文迁移能力的薄弱状况及原因,从学生、教师、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学生要端正文言文学习的态度;改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避免“惯性”思维,防止负迁移。教师要转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转变文言文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思维;采用多种文言文的教法,注重迁移的指导;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教学中减少或避免学生出现负迁移。另外,要完善文言文课程设置,集中进行教学;不同课程模块的文言文要区别教学。在策略提出后,笔者将对策略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探讨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