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浮躁凌厉的“语丝”,幽默闲适的“论语”以及别具一格的英文创作,这些文学形态的多样性促成了林语堂文化人格的多维与复合性。通过对林语堂这几个时期文本的具体细致解读,可以发现不管文学形态如何变化更迭,不变的是林语堂对个性自由与人格独立的人生追求,贯穿其中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执着坚守。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林语堂文化身份的形成。林语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形成既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也与自身所受到的西式教育紧密相关,同时融合了自身的个性特征。第二章主要论述林语堂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散文创作中自由特色的显现。尽管各个阶段文学内容与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诠释着自由主义的内涵。第三章主要是从整体上论述林语堂具有自由主义特色的散文创作所赋予的社会意义。它不仅仅代表了林语堂的个人意义,也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现代中国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