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研究关注译者是否忠诚于原文,并认为忠诚是最重要的标准。因此,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尽一切可能减少翻译中的主观痕迹。20世界70年代的文化转向,使译者的地位从边缘化,到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也给研究人员带来了一个新角度,他们开始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强调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写。他们开始意识到翻译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是无法否认的。此外,《道德经》,是较早的系统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对《道德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解释或翻译。然而,不同的解释或不同的翻译文本也给学术界带来了很多的争议。从这个角度来看,对道德经翻译版本的研究是有一定价值的。乔治斯坦纳第一次把阐释学理论运用到翻译理论研究上并提出了他的著名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模式。在斯坦纳看来,翻译的过程可以分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他认为译者主体性渗透在斯坦纳阐释学模式的每一个步骤里。本文作者尝试以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研究步骤,探索译者是如何在具体的翻译中体现其主体性的?影响不同翻译版本的因素有哪些?作者通过将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许渊冲,辜正坤和亚瑟威利三位译者的英译本中的词句进行分析,浅析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主体性的,在翻译版本差异显著时,将对比三个英译版本中作者对词句的不同处理方法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引用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分析《道德经》三个英译版,探索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译者主体性。最终,作者得出以下结论:译者主体性是导致翻译版本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从信任到侵入再到吸收补偿,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译者通过发挥主体性对翻译文本进行选择,然后因为主体的差异性得到对文本不同的理解,而随后根据理解的信息,运用恰当的目标语言进行表达,最终发挥其主体性对翻译文本进行必要的补充。在整个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性贯穿始终,也正因为如此,翻译版本才会出现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