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的结果会受动机的影响,正确树立语文写作动机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写作兴趣,能够提高学习者语文写作能力水平。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动机不强甚至动机缺失的现象。对此,笔者认为,找出使其动机减退或者缺失的影响因素,可以使教师清晰的了解学生在语文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动机减退或缺失的问题。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借助实习机会,来到F市D中学九年级,选取部分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来开展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探究初中生语文写作动机的强弱和动机有没有缺失以及动机缺失的影响因素等问题。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写作的自信心和教师教学以及自身素质方面是影响初中生语文写作学习动机缺失最主要的内外部因素。除此之外,还出有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初中生语文写作动机。如: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学习自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者学习环境与家长同伴等。笔者基于这些影响方面总结出三个维度:学习者本身、教师引导者、学生成长的环境和陪伴者家长。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研究并且给出相应的激发初中生语文写作动机的策略,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学习效果。在文献综述中,笔者主要是从怎样界定动机、怎样分类动机、动机缺失的理论基础、写作动机的定义及分类等为关键词,对2019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并通过翻阅相关图书著作、电子文献之后,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动机缺失影响因素研究颇多,研究成果也很全面。在这么多影响因素中,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兴趣程度和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影响最为广泛。笔者认为初中生语文写作动机是由内外部学习动机共同激发的,应该全面准确的分析。关于动机缺失理论基础部分是依据于动机的三层次学说和自我决定理论中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来分析学生动机缺失的主要因素,这些理论依据对论文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在文献综述研究以及笔者自身的实习经验基础上得出,要想关注学生语文写作动机,就要从初中生语文写作的内外部动机着手,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引入学生内部动机,如: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方法和能力、学习经历等。学生语文写作的外部动机,如:写作课程、教师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情绪、教师对于多媒体使用情况等)、学校方面(是否举办演讲、朗诵等语文写作的活动)、家长方面(是否多给予学生鼓励、重视学生语文写作的学习方法和成绩等)、同伴之间是否形成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等。通过问卷访谈结果分析,笔者针对性的提出相对应的策略:第一,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第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第三,合理运用奖惩机制,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第四,给予学生有效反馈,强化学生写作动机。第五,正确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我效能。通过这些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写作动机,改善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动机缺失的现状,提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本研究是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巧妙的将写作动机的研究成果与实际相结合,在运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受益颇丰。在学生方面,学生写作学习信心大大提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语文写作的动机。在教师方面,教师写作教学素养大大提高,写作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写作动机。在家长方面,提高了他们对于语文写作的重视程度,对学生多加鼓励,从而强化了学生学习语文写作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