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垄小流域崩岗分布特征及洪积扇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bbbcc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崩岗是指山坡土体或岩石体风化壳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分解、崩塌和堆积的侵蚀现象,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常见的、危害严重的特殊侵蚀类型。崩岗侵蚀量大,发展速度快,严重破坏土地资源,导致严重的水旱灾害及生态恶化。开展流域崩岗分布特征和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研究可以丰富崩岗侵蚀理论,为崩岗侵蚀治理设计和全面开展崩岗区农田质量恢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以及GPS RTK测量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对流域崩岗的分布特征和洪积扇土壤空间变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流域崩岗具有多发性、分布密度大、形态多样的特点。杨垄小流域崩岗分布密度为0.57个/hm2,发育的崩岗以中小型崩岗为主,其中有6个条形崩岗,6个瓢形崩岗,3个爪形崩岗和4个混合形崩岗。(2)统计崩岗发生的坡度发现,该流域崩岗分布在8°~33°,其中78%分布在16°~18°,且该坡度范围的崩岗基本处于活动期。崩岗沿山坡坡向发育,节理发育的山体易发生崩岗,统计表明,崩岗发展方向与坡向和节理走向有关。主沟坡降的大小影响崩岗发育,主沟坡降大的崩岗活动性强。(3)杨垄流域崩岗分布受流域位置影响。该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地势逐渐变缓,崩岗较集中的分布在流域上游,自上游向下游数量逐渐减少,单个崩岗面积变大。流域西侧发育的崩岗数量较东侧的多。(4)研究区崩岗洪积扇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极低水平;土壤pH呈中等酸性;阳离子交换量处于中下水平,说明研究区保肥供肥能力较差。小尺度范围内崩岗洪积扇土壤pH的变异系数最小,为弱变异性,其他土壤性质的变异系数值均小于1,为中等变异。(5)崩岗洪积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与碱解氮、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砂粒、土壤粉粒、土壤粘粒的分布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养分中的碱解氮、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之间均存在相关性,这四者与土壤颗粒各指标也存在相关性;土壤pH与其它土壤指标均不存在相关性;土壤速效磷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粘粒都不存在相关性,与砂粒呈正相关,与阳离子交换量、粉粒呈显著的负相关。(6)对各土壤性质进行趋势分析发现,土壤碱解氮含量在西南—东北方向上由西南向东北递增;速效磷含量在东西方向上呈“U”型变化,两边低中间高,这表明速效磷同时有一阶和二阶趋势;有机质、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粉粒、粘粒都是在在东北—西南方向上由西南向东北先微弱减小后迅速增加;而砂粒含量在西南—东北方向上由西南向东北先微弱上升后迅速递减。(7)该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变异性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各土壤变量均存在半方差结构,但不同土壤变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不同,其中速效磷表现为各向同性,其他各变量均表现为各向异性。土壤养分中的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颗粒各变量和土壤pH均表现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而土壤养分中的碱解氮、有机质表现为中等相关性。(8)该洪积扇土壤变量空间分布呈现很强的规律性。根据普通克里格插值结果看,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粉粒、粘粒含量分布一致,均是从扇顶到扇缘弧状递增;砂粒含量的分布情况与之相反,为从扇顶到扇缘弧状递减;土壤pH值变化情况从扇顶到扇缘弧状递减;速效磷含量的分布趋势较不规则。
其他文献
观赏花烟草(Nicotiana sanderae)是茄科烟草属福吉特氏烟草(Nicotiana forgetiana)和花烟草(.Nicotiana alata)的杂交种,花色艳丽且具有香味,十分适合进行花色花香基因功能的
树高-年龄模型及树高-胸径模型是评价森林立地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现有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没有全面的考虑立地类型和林分类型对立地质量评价的影响,从而使得建立的立地质量评价
台湾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又名秃杉,杉科(Taxodiaceae)台湾杉属(TaiwaniaHayata),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本文以野生台湾杉居群为研究对象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别名红栲、红柯,常绿大乔,广西珍贵的乡土树种之一,因其具有生长快、干性通直等优良特性,现已有大范围种植。林地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