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连是多年生毛茛科草本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的干燥根茎,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云南、陕西等地,其中四川黄连为道地药材;黄连最早被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当中,位列上品:“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泪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1]33-34”由于其味道极苦,因而家喻户晓。黄连是临床常用药物,《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共载黄连方剂14首(除去重复方剂),本文选取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有含有黄连的方剂及相应条文进行研究。1、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黄连,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主要有:①清热除烦,代表方剂:黄连阿胶汤;②清热消痞止血,代表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③清热燥湿止利,代表方剂:白头翁汤;④清热止呕,代表方剂:黄连汤;⑤清热凉血燥湿解毒,代表方剂:黄连粉。2、配伍规律:在《伤寒杂病论》中,14首黄连方剂共包含药物23种,其中使用频率在3次以上的药物有7种,包括:黄芩8次、甘草6次、干姜6次、人参6次、半夏5次、大枣4次、黄柏3次。黄连配伍黄芩,主要发挥清热燥湿、止呕止利的作用;黄连配伍甘草,主要发挥清热消痞、和胃止利的作用;黄连配伍人参主要用于扶正消痞;黄连配伍半夏主要用于泻热消痞散结、止呕止利;黄连配伍大枣主要用于清热补中、扶正祛邪;黄连配伍黄柏,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利。《伤寒杂病论》中,与黄连使用剂量比为1:1的药物及其频率分别是:黄芩4次、干姜3次、黄柏2次、人参1次、半夏1次、甘草1次;与黄连使用剂量比为3:1的药物及其频率分别是:半夏4次、黄芩3次、人参3次、甘草2次、干姜2次。不同剂量比例,其所产生的功效也有差异。3、黄连的剂量使用规律:《伤寒杂病论》中,黄连方剂中黄连剂量最常用的是一两和三两,其中黄连使用一两的方剂有6首,占14首黄连方剂的42.9%;黄连使用三两的方剂有5首,占14首黄连方剂的35.7%。在14首黄连方剂中,黄连的最大用量是四两(除去乌梅丸不计算在内,因为乌梅丸是制成丸药,患者平均每日摄入的黄连剂量无法确切计算),黄连的最小使用量是一两。黄连小剂量使用主要发挥清热消痞的作用,中等剂量(三两)使用主要发挥清热燥湿止利的作用,大剂量使用主要发挥清心除烦的作用。4、黄连方剂的主治规律: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的黄连方剂共有14首,涉及相关条文22条,根据《伤寒杂病论》条文原文统计,黄连方剂的主治频次主要为:下利证8次、呕吐证7次、心下痞证5次、肠鸣证3次、烦躁证3次、汗出证2次、恶寒证2次、口渴证1次、喘证1次、心下痛证1次、腹痛证1次、蛔厥证1次、出血证1次等。由此可知黄连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下利、呕吐及心下痞证,且最常用于治疗下利。5、黄连方剂的煎服方法:《伤寒杂病论》中14首黄连方剂,除去丸剂乌梅丸和外用粉剂黄连粉之外,共有12首汤剂,其中需要去滓再煎的方剂有3首: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有需要先煎药物的方剂有小陷胸汤和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和黄连阿胶汤中的阿胶则需要烊化兑入,且黄连阿胶汤里面还有二枚生鸡子黄需要兑入。12首黄连煎煮方剂中,有8首方剂的每次服用量是一升,其余4首方剂中,黄连汤的一次服用量为一升二合;黄连阿胶汤的一次服用量是七合;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的一次服用量是5/6升;小陷胸汤的一次服用量是2/3升。另外,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煎煮方法是用沸水浸泡,取其轻清之气,薄其厚重之味,意在泻下无形热结。以上启发我们,对于同一首方剂,煎服方法不同,其所发挥的治疗效果也将不同。6、仲景之后的历代医家,在运用经方黄连方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减变化,也因此出现了一大批传世名方,如:黄连解毒汤、左金丸、黄连温胆汤等。另外,黄连用于治疗消渴在中医界从古至今皆有研究,黄连治疗消渴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有深厚的基础,为治疗消渴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