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及其父母认知风格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共情-系统化理论”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组织和加工信息中所具有的偏好性的和一贯性的方式,反映了个体在处理信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稳定倾向性。基于“共情-系统化理论”的研究认为:自闭症并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独特的认知风格;自闭症本质上是男性认知风格的极端变体,其在以“共情”为特征的女性心理特质上存在不足,而在以“系统化”为特征的男性心理特质上获得扩展。本研究基于“共情-系统化理论”,采用“共情商测验”和“系统化商测验”对汉语背景下的自闭症儿童及其父母展开调查,以揭示自闭症儿童及其父母认知风格的特点,并对该理论进行初步验证,同时对共情量表和系统化量表进行修订,以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干预奠定基础。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此部分对研究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并对研究思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是研究综述。此部分对“共情-系统化理论”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对以往有关自闭症认知风格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自闭症是一种认知风格,而非认知缺陷”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同时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共情”、“系统化”和“认知风格”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  第三部分是研究1:共情量表和系统化量表的修订研究。此部分对研究需要用到的成人版、儿童版共情量表和系统化量表进行了修订,结果显示:简体中文版的共情量表和系统化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部分是研究2:自闭症儿童认知风格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此部分对自闭症儿童、普通儿童和非自闭症特殊儿童的认知风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属于高系统化低共情的认知风格;与其他人群相比,更多普通女孩属于高共情低系统化的认知风格,更多普通男孩属于高系统化低共情的认知风格,表明自闭症儿童属于一种男性化或极端男性化的认知风格。  第五部分是研究3:自闭症儿童父母认知风格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此部分对自闭症儿童父母、普通儿童父母和非自闭症特殊儿童父母的认知风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共情水平稍低于普通儿童父母,系统化水平则与普通儿童父母无本质差异;男性的共情水平低于女性,系统化水平高于女性。  第六部分是研究4:自闭症儿童与其父母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此部分对自闭症儿童与其父母认知风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儿童与其父母的认知风格具有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是模糊对应或趋向关联;更多自闭症儿童与其父母拥有一致性的高系统化低共情的认知风格。  第七部分是综合讨论。此部分对测量工具的有效性、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认知风格的差异、自闭症儿童父母认知风格的特点、自闭症儿童与其父母认知风格的关联性、“共情”和“系统化”的关系,以及认知风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进行了综合讨论。  第八部分是结论和启示。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简体中文版的共情量表和系统化量表是测量个体认知风格的有效工具;(2)自闭症儿童属于“高系统化低共情”的认知风格;(3)自闭症儿童与其父母的认知风格具有关联性;(4)认知风格是一个谱系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5)对共情-系统化理论进行了初步验证,表明其具有较高的预测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认知风格是一个谱系,有高低之分,无优劣之别;教育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共情水平;以及在儿童自闭症早期筛查和母婴保健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学习效果是学生学习质量综合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之前关于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对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因素的强调。现代教育界和体育界有很多学习训练